中国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5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工作量增长8.3%)。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3419亿元,增长11.3%;集体经济投资3873亿元,增长5.8%;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427亿元,增长6.7%;其他经济类型投资4581亿元,增长13.2%。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9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更新改造投资3870亿元,增长6.8%;房地产开发投资3106亿元,下降3.4%。 投资结构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变化。分行业看,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得到加强,比重上升。全年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470亿元,比上年增长40%,比全部投资的增幅高出近30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0%上升为2.5%;能源工业投资3575亿元,增长21.7%,所占比重由17.3%上升到19.0%5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3288亿元,增长14.8%,所占比重由16.9%上升到17.5%。分地区看,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加快,所占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 国家重点建设得到加强。全年129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457亿元。其中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现截流。沟通西南和中南沿海的铁路大通道――南昆铁路也在1997年底全线开通。 国家安居工程(经济实用住房建设)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年竣工面积2665万平方米。 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建成投产项目86181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5.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8271亿元,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0.2%,提高1个百分点。 全国基本建设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2587万吨/年,发电机组容量1376万千瓦,原油开采1593万吨/年,天然气开采21亿立方米/年,钢材137万吨/年,化肥88万吨/年,木材采运15万立方米/年,新建铁路主线正线交付运营里程896公里,新建铁路复线交付运营里程551公里,新(扩)建港口码头年吞吐能力11725万吨,局用交换机容量196l万门,长途光缆2.7万皮长公里,新建数字微波线路1.4万公里,新建高速公路1313公里。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平稳增长,网络结构调整进一步朝着适应市场需求方向发展,运输和通信的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为4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加强。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3823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9%。其中,铁路13098亿吨公里,增长1%;公路5168亿吨公里,增长3.1%;水运19352亿吨公里,增长8.3%;航空29亿吨公里,增长16.8%。旅客周转量完成963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3%。其中,铁路3522亿人公里,增长5.9%;公路5188亿人公里,增长5.7%;水运153亿人公里,下降5%;航空774亿人公里,增长3.4%。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87846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5915万吨,增长12.5%。 邮电部门业务总量全年完成1779亿元,比上年增长33.3%。邮政传统业务下滑趋势明显,新型业务充满活力。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一亿门大关,达到11097万门,全国县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我国电话网规模成为世界第二大网。移动电话新增用户638万户,年末用户达到132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8.1%。全国电话普及率8.1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6.1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6万户,比上年增长近4倍。数字数据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继续高速发展,数据通信总用户达到36万户。 六、国内贸易 商品市场在买方市场格局下继续保持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6395亿元,实际增长10.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449亿元,实际增长9.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7248亿元,集体经济4888亿元,私营经济990亿元,其他经济39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7.1%、25.1%和13.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9.2%,餐饮业增长18.5%。生产资料市场货源充足,价格稳中有降。全国贸易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19142亿元,比上年增长4.5%。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商品成交额17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全国432家重点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全年销售收入净额2350亿元,比上年增长8.3%,费用率为5.8%,下降0.13个百分点。但经营效益仍来改观,全年利润总额44亿元,比上年下降5.9%。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32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出口总额1827亿美元,增长20.9%;进口总额1424亿美元,增长2.5%;进出口相抵,实现贸易顺差403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上年增长11.3%。一般贸易出口增势强劲,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41.6%上升到42.7%;加工贸易 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继续保持我国出口第一大类产品的地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31.9%上升到32.5%;进口商品中技术密集型和资源性商品迅速增长。对外贸易进一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全年对拉丁美洲和非洲进出口贸易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4.5%和40.6%,增幅比全部进出口总额高出12.4个和28.5个百分点。我国进出口贸易在世界各国(地区)中的排位,由第11位上升到第10位。 实际利用外资继续增长。全年利用外资协议额61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4.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53亿美元,增长8.5%。外商投资到位率有所提高,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增加,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比重加大。 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合同额1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5%;完成营业额84亿美元,增长8.9%。 国际旅游业取得新的成果。全年海外旅客入境人数为5759万人,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外国游客743万人,增长10.1%;港澳同胞4794万人,增长12.8%;台湾同胞212万人,增长22.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4%。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货币调控方式不断改进,金融风险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证券业的监管和调控力度加大,金融形势保持稳定。199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239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940亿元,增长18.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28656亿元,增长18.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6280亿元,增长19.3%。各项贷款余额为74914亿元,增长16.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5541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496亿元。年末现金流通量(M0)为101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6%;狭义货币(M1)为34826亿元,增长16.5%;广义货币(M2)为90995亿元,增长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