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993年2月18日 1992年,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空前高涨,改革开放的步伐全面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使我国经济在九十年代再上新台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623亿元,增长9.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7%。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货币投放增长过猛;交通运 输更加紧张;城市物价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偏高。 一、农业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1992年,全国农村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全年农业增加值5808亿元,比上年增长3.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2%。 农作物结构有所调整,优质粮比重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总产量44258万吨,比上年增产740万吨,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棉花生产受干旱、虫害的严重影响,减产较多;油料产量基本持平;甘蔗、烤烟产量创新纪录;蔬菜、水果生产再获丰收。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农产品“卖难”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农业用地被占用过多,农业基础地位还比较脆弱。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2年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44258 万吨 1.7 棉 花 452.8 万吨 -20.2 油 料 1640 万吨 0.1 其中:油菜籽 765.3 万吨 2.9 甘 蔗 7252 万吨 6.8 甜 菜 1501 万吨 -7.9 黄红麻 61.9 万吨 20.7 烤 烟 314.2 万吨 17.8 蚕 茧 67.3 万吨 15.2 茶 叶 55.9 万吨 3.1 水 果 2400 万吨 10.3 林业生产建设和绿化工作取得新的成绩。1992年,全国造林面积8897万亩,比上年增长6%。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国家造林项目和速生丰产林建设深入展开,森林覆盖率继续上升。 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如下: 1992年 比上年增长% 猪牛羊肉 2933 万吨 7.7 其中:牛羊肉 300 万吨 10.3 牛 奶 501 万吨 7.8 绵羊毛 24.7 万吨 2.9 肉猪出栏数 3.48 亿头 5.8 猪年末数 3.85 亿头 4.2 羊年末数 2.06 亿只 持平 大牲畜年末数 1.34 亿头 1.7 渔业生产再创历史纪录。全年水产品产量1546万吨,比上年增长14.5%;其中淡水产品产量增长12.1%,海水产品产量增长16.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2年末全国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2亿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6%;大中型拖拉机75.8万台,下降3.3%;小型和手扶拖拉机742.3万台,增长1.6%;载重汽车65.4万辆,增长6%;排灌动力机械7359万千瓦,增长1.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947万吨,增长5%;农村用电量1107亿千瓦小时,增长15%。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积继续扩大。 农村经济持续全面发展。1992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全年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等非农产业经济比上年增长36.9%,占农村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二、工业和建筑业 1992年,全国积极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工业改革向广度、深度发展,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机制作用增强,加上投资需求的迅速回升,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3%。集体、“三资”企业生产迅速发展。在全部工业中,集体所有制增长28.5%;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资企业增长48.8%;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增量占全国新增工业增加值的61%。沿海地区生产增长明显快于内地。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7个地区新增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新增工业增加值的60%。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全年国有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4%;大中型工业增加值增长15.5%。 全年轻工业增加值50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重工业增加值5069亿元,增长20.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