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992年2月28日 1991年,我国各族人民坚决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体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国民经济稳定增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改革开放迈出较大步伐,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好转,人民生活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绩,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社会安定,为实现“八五”计划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初步统计,全年国民生产总值19580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三产业5331亿元,增长5.3%。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结构调整进展较慢,经济效益不高,财政困难大。新的一年,巩固、发展治理整顿成果和深化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一、农业 1991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经过举国上下一致抗灾救灾,仍夺得了农业生产的较好收成。全年农业总产值8008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种植业增长0.9%,林业增长7.8%,牧业增长6.1%,副业增长1.8%,渔业增长6.7%。 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略有减产,但仍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棉花大幅度增产,油料、糖料、烤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蔬菜,水果生产又获丰收。但农产品流通体制还不完善,农业发展不稳定问题依然存在。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1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3524 万吨 -2.5 棉花 566.3 万吨 25.6 油料 1638.3 万吨 1.6 其中:油菜籽 743.6 万吨 6.9 甘蔗 6630.3 万吨 15.1 甜菜 1632.7 万吨 12.4 黄红麻 50.8 万吨 -30.0 烤烟 269.8 万吨 19.4 蚕茧 53.4 万吨 持平 茶叶 54.6 万吨 1.1 水果 2158.4 万吨 15.2 造林绿化事业成绩显著。1991年,全国造林面积8260万亩,比上年增长5.8%。防护林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展开,“国家造林项目”速生丰产林建设开始全面实施。森林覆盖率上升,林木蓄积量增加,实现了森林资源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目标。 畜牧业持续发展。肉、禽、蛋、奶等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如下: 1991年 比上年增长% 猪牛羊肉 2712.2 万吨 7.9 牛 奶 462.6 万吨 11.3 绵羊毛 24.1 万吨 0.4 肉猪出栏数 3.27 亿头 5.4 猪年末数 3.72 亿头 2.7 羊年末数 2.06 亿只 -2.1 大牲畜年末数 1.32 亿头 1.1 水产品继续增产。全年水产品产量1339万吨,比上年增长8.3%;其中淡水产品产量增长4.8%,海水产品产量增长10.9%。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991年末全国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93亿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9%;大中型拖拉机78.8万台,下降3.1%;小型和手扶拖拉机729.3万台,增长4.5%;载重汽车62,6万辆,增长0.3%;排灌动力机械O.73亿千瓦,增长2.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856万吨,增长10.3%;农村用电量939.7亿千瓦小时,增长11.3%。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加强。 农村经济继续发展。1991年农村社会总产值18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乡镇企业保持稳定发展,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产值增长20%;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3.9%上升到57.7%。 二、工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1991年工业总产值28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3121亿元,增长12.9%。在全部工业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8.4%,全民所有制工业新增产值占全部工业新增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7.8%提高到43.1%;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18%,个体工业增长24%;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经营的工业增长55.8%。大中型企业生产开始摆脱前两年徘徊的状况,比上年增长9.2%。 1991年轻工业产值13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主要轻工产品中,适销对路的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增长,长线产品生产有所控制。重工业产值14429亿元,增长13.9%,主要重工业产品中,投资类机电产品生产增长较快,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生产基本稳定。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1年 比上年增长% 化学纤维 186 万吨 12.4 纱 450 万吨 -2.7 布 175 亿米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