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991年2月22日 1990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农业喜获丰收,主要比例关系有所调整,物价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收支状况改善,整个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促进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果。初步统计,全年国民生产总值17400亿元,比上年增长5%;国民收入14300亿元,比上年增长4.8%。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产成品积压增多、经济效益下降,财政困难加剧,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一、农业 1990年,各地重视农业,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落实“科技兴农”措施,加之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738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8.3%,林业产值增长2.2%,牧业产值增长5.9%,副业产值增长3.4%,渔业产值增长6.7%。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产。粮食总产量43500万吨,比上年增长6.7%,再创历史新水平,棉花、油料和糖料生产大幅度增长,蔬菜、水果生产又获丰收。但1990年农业丰收并不表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一个新的水平。 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如下: 1990年 比上年增长% 棉 花 447 万吨 18.1 油 料 1615 万吨 24.7 其中:油菜籽 693 万吨 27.5 甘 蔗 5727 万吨 17.4 甜 菜 1453 万吨 57.2 黄红麻 72 万吨 9.5 烤 烟 226 万吨 -6.2 蚕 茧 53 万吨 9.4 茶 叶 53 万吨 -0.3 水 果 1876 万吨 2.4 林业生产建设取得新的成绩,造林质量不断提高。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进展顺利,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平原绿化又有新的发展。森林防火工作成就显著,森林资源总消耗量开始下降,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但森林病虫害仍较严重。 畜牧业稳步发展,肉、禽、蛋、奶等继续增产。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如下: 1990年 比上年增长% 猪牛羊肉 2504 万吨 7.7 牛 奶 413 万吨 8.2 绵羊毛 24 万吨 1.8 肉猪出栏数 3.1 亿头 6.2 猪年末数 3.6 亿头 3.0 羊年末数 2.1 亿只 -0.8 大牲畜年末数 1.3 亿头 2.7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218万吨,比上年增长5.7%,其中淡水产品产量增长6%,海水产品产量增长5.5%。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1990年末全国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854亿瓦特,比上年末增长1.7%;大中型拖拉机82万台,下降3.6%;小型和手扶拖拉机698万台,增长6.6%;载重汽车62万辆,下降1.3%;排灌动力机械706亿瓦特,增长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607万吨,增长10.6%。农村用电量835亿千瓦小时,增长5.7%。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有所扩大。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1990年农村社会总产值16253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产值增长9.9%,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54.6%。 二、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势头。1990年工业总产值23851亿元,比上年增长7.6%。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为19629亿元,增长6%。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2.9%,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9.1%(其中乡办工业增长12.5%),个体工业增长21.6%,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经营的工业增长56%。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91.4%。 1990年轻工业产值11799亿元,比上年增长9.1%;重工业产值12052亿元,增长6%。一大批新产品投放市场,使消费者购买商品可选择性增强,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生产情况较好,供应紧张的状况缓解。但受市场变化影响,多数高档耐用消费品、投资类的机电产品生产下降,工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矛盾仍然突出。 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1990年 比上年增长% 纱 450 万吨 -5.6 布 180 亿米 -4.9 呢绒 2.8 亿米 持 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