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3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结果公报(5)

2009-12-22 国家统计局

邮电通信有较快发展。一九八三年邮电业务总量为22.3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信函增长3.7%,报刊发行增长17%,电报增长12.5%,长途电话增长12.7%。年末市内电话户数比上年末增加9.7%。

交通邮电部门经济效益有所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6.5%;每台机车平均日产量比上年增长1.4%;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每万吨公里的燃料消耗比上年分别降低0.9%和2.1%;全年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30.3%。交通部直属水运轮船每一载重吨位平均年产量比上年增长1.2%。邮电通信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33.2%。但运输、邮电同国民经济发展仍然不相适应,积压待运货物增多,客运拥挤,外贸船舶平均在港停泊时间由上年的8.8天延长到9.9天,邮电通信紧张状况有待进一步缓和。

五、国内商业

商品收购增加。一九八三年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收购商品总额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粮食收购量9,673.5万吨,增长34.2%;棉花收购量458.4万吨,增长34.3%。年末库存商品总额比上年末增长5.1%。

市场商品供应进一步扩大。一九八三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零售物价上升因素,实际增长9.2%。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2%,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增长9%。主要消费品社会零售量大都比上年增加,粮食增长5.4%,食用植物油增长17.4%,猪肉增长6%,鲜蛋增长13.6%,食糖增长3.2%,各种布匹增长4.6%(其中,棉花化纤混纺布增长27.6%,化纤布增长42.9%,纯棉布下降9%),呢绒增长13%,绸缎增长15.2%,电视机增长12.3%,录音机增长78%,电冰箱增长1.5倍,洗衣机增长53%,电风扇增长21.8%,手表增长9%,自行车增长18.4%,照相机增长16%。

各种经济类型的零售额都有增长,集体所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增长更快。一九八三年集体所有制经济零售额4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个体经济零售额1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6.1%上升到16.6%,个体经济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9%上升到6.5%。

城乡集市贸易活跃。全年成交额达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肉禽蛋、水产品、蔬菜、干鲜果等类商品成交额增长22%到29%。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由于农副产品议价和超购加价收购的数量增多,一九八三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比上年提高4.4%。全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上升1.5%。分城乡看,城市零售物价上升1.9%,农村上升1.2%。分商品类别看,食品类上升2.4%,其中副食品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如鲜菜上升12.7%,水产品上升13.4%,鲜果上升14.7%;医药类上升3.9%;衣着类下降1.2%;文化娱乐用品类下降1.9%;农业生产资料上升3%。全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2%(消费品零售价格上升1.9%,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9%)。市场上抬价争购紧俏农副产品,随意扩大议购议销商品范围,以及变相涨价、擅自提高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的现象仍然存在。

商业部门的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一九八三年原商业部系统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27.2%,商品流通费用率由上年的9%下降到8.6%,流动资金周转期由上年的186天缩短到172天。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8.7%,但流动资金周转期由上年的166天延长到177天。有些商业企业经营性亏损仍较大,盈利水平低。

一九八三年国家统一管理的生产资料销售量比上年增加。煤炭增长6.4%,钢材增长19.8%,木材增长6.3%,水泥增长11.4%,硫酸增长7.3%,烧碱增长14.4%,纯碱增长21%。主要产品的国家供货合同完成率比上年提高。物资部门的经济效益继续改善,流通费用率由上年的8.2%下降到8.1%,流动资金周转期由上年的86天缩短到77天。

六、对外贸易、旅游

进出口贸易全面增长。根据海关统计,一九八三年全国进出口总额为8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扣除价格和汇率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9.4%。出口总额为438.3亿元,比上年增长5.8%,扣除价格和汇率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0.5%;进口总额为4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扣除价格和汇率变动因素,实际增长29.7%。出口大于进口16.5亿元。

在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5%上升到56.7%;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5%下降到43.3%。在进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0.4%上升到72.8%;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9.6%下降到27.2%。

一九八三年使用外资19.6亿美元,包括使用各种贷款10.5亿美元,吸收国外直接投资9.1亿美元。其中,用于海上石油合作勘探开发2.9亿美元,合资与合作经营3亿美元,补偿贸易由外商提供设备2亿美元。

旅游事业有新的发展。一九八三年全国共接待来自163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参观、探亲、访友以及从事贸易、体育、科学文化交流活动的人数947.7万人次。其中,外国人8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3%;华侨和港澳同胞86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全年收入外汇折合人民币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七、科学、教育、文化

科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一九八三年全国取得的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5,400项,比上年增长32%。经国家批准的发明创造214项,比上年增长44%。其中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的主要有优良大豆品种“铁丰18号”、水稻新品种“原丰早”、棉花高抗枯萎病品种“52-128”、“57-681”。科技攻关取得了新的成就,“银河”巨型亿次电子计算机通过了考核鉴定,1800路模拟微波系统研制成功,光缆通信开始建立了实用系统。科技队伍继续扩大,一九八三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已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685万人,比上年增加59万人。

标准化工作有了较大发展。一九八三年共制订、修订国家标准1,124个,比上年增长6.6%,其中采用国际标准占的比重由上年25%上升到30%。到年末共有国家标准5,496个。

我国新建立的学位制度正在实施。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三年共授予29人博士学位,授予18,143人硕士学位。一九八三年正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37,100人,比上年增加11,200多人。

教育事业在调整中发展。一九八三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39.1万人,比上年增加7.6万人;在校学生120.7万人,比上年增加5.3万人;由于一九七八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一九八二年毕业,一九八三年毕业生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2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包括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职工大学、农民大学、管理干部学院、中学教师进修学院等)在校学生达到92.6万人,比上年增加28.2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