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3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结果公报(6)

2009-12-22 国家统计局

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继续有所改善。各类中等学校在校学生4,687.3万人,比上年减少66.7万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114.3万人,比上年增加10.4万人;农业、职业中学122万人,增加51.6万人;技工学校53.3万人,增加2.1万人;高中629万人,减少11.5万人;初中3,768.7万人,减少119.3万人。成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974.8万人。

一九八三年小学在校学生13,578万人,比上年减少394万人。小学生减少,主要是因为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学龄儿童陆续减少。成人初等学校在校学生817.2万人,比上年增加60.6万人。

文化、新闻、广播和电视等事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了新成绩。一九八三年生产电影故事片127部,发行各种新片(长片)170部,比上年各增加15部。全国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6.2万个,艺术表演团体3,444个,文化馆2,946个,公共图书馆2,038个,博物馆467个,档案馆2,830个。全国共有广播电台122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516座,电视中心台52座,一千瓦以上的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85座。全国性和省级报纸全年出版155.1亿份,各类杂志出版17.7亿册,图书出版58亿册(张)。

八、卫生、体育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一九八三年末全国医院病床达到211万张,比上年末增长2.7%。全国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共有325.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5%。其中,医生135.3万人,增长3.5%;护师、护士59.6万人,增长5.7%。爱国卫生运动和疾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开展。

体育战线取得了新成绩。一九八三年我国运动员在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中共获得39个世界冠军,打破和超过12项世界纪录,打破127项全国纪录。全国举办县以上运动竞赛会2.5万次。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

九、人民生活

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据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00个县的30,427户农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一九八三年平均每人纯收入为309.8元(包括来自生产经营活动的272.9元,来自外出人口寄回、带回的现金和实物,国家发放的救济金等方面的36.9元),比上年增长14.7%;平均每人生活消费248.3元,比上年增长12.7%。在调查户中,平均每人纯收入500元以上的农户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7%上升到11.9%。据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7个城市的9,060户职工家庭收支抽样调查,一九八三年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为526元,比上年增长6.4%;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的因素,实际收入增长4.3%。

一九八三年全国城镇安置待业青年、其他人员以及国家统一分配的大学、中专、技校应届毕业生等共628万人。年末全国职工人数为11,5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4万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8,771万人,增加141万人;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2,744万人,增加93万人。年末城镇个体劳动者达2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4万人。

一九八三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为934.6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奖金和计件超额工资共达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826元,比上年增长3.5%。全国用于职工的劳动保险费和集体福利事业费总额为209.4亿元(包括离休、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比上年增长18%。

劳动保护工作有所加强。一九八三年全国企业因工死亡的职工人数比上年下降0.8%;重伤职工人数比上年下降15%。但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和部门的事故仍较严重。

城乡人民储蓄继续增加。一九八三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92.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2.1%。

一九八三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新建住宅竣工面积11,569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21万平方米。农民新建住房约7亿平方米,比上年多建1亿平方米。

社会抚养工作继续加强。一九八三年由农村集体经济供养的孤、老、残、幼达283.8万人,农村举办的敬老院1.4万个,比上年增长27.3%;供养16.9万人,比上年增长22.5%。城镇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等达886个,收养6.3万人。

十、人口

一九八三年末全国人口为102,495万人,比上年末的101,541万人增加954万人。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根据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71个县(市)、4,166个生产队(居民小组)、661,455人的抽样调查,一九八三年人口出生率为18.62‰,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11.54‰。

――

①社会总产值是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包括物资供销业和饮食业)总产值之和。国民收入是上述五个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之和。本公报所列社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数字,都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比上年增长速度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

②薯类产量按5公斤折粮食1公斤计算。

注:本公报各项统计数字,都没有把台湾省的数字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