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31 晋城市统计局

199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亿元,减少12.3%,第二产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1.1亿,增长25.4%。工农业总产值达120.1亿元,增长13.4%。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低,工业经济效益处在较低水平。市场物价涨幅高、通货膨胀压力大是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经济

1994年,全市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达中111.76亿元,增长22.3%;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45.83亿元,增长4.7%,其中非农行业总产值达到中31.75亿元,增长11.5%。

农业生产下降。199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为8.95亿元,下降9.7%。由于遭受近来少见的干旱,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全市粮食总产量为5.96亿公斤,比上年减产22.4%,其中夏粮减产7.6%,秋粮减产31.9%。

造林绿化工作取得较大进展。1994年,全市造林面积为15.03千公顷,增加1.51千公顷。其中,营造经济林2.59千公顷,增加0.2千公顷;零星(四旁)植树1360万株。育苗面积为0.81千公顷,其中本年新育0.35千公顷。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1994年末,全市大牲畜存栏14.86万头,增长1.2%,猪存栏32.87万头,增长8.1%。当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24万吨,增长7.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4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35.24万千瓦,增长15.8%;农用汽车5936辆,增加1054辆;各类拖拉机2.5万台,增加362万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4.93千公顷,增长2.6%。农村自办水电站40个中,总装机容量达13797千瓦。农村用电量达到4.68亿千瓦时,增长4.0%。全年化肥(折纯)施用量达4.75万吨,增长5.0%。

乡镇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据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统计,1994年全市乡镇总产值达到139.11亿元,增长24.2%,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12.15亿元,增长25.0%。

二、工业和建筑业

1994年,全市工业部门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目标,认真贯彻两个条例,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企业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41.5亿元,增长13.0%。完成工业总产值111.1亿元,增长15.8%。其中乡及以上28.75亿元,增长0.8%,市及以下104.59亿元,增长16.8%。在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为13.19亿元,下降1.8%,集体工业为15.47亿产,增长2.8%,其它经济类型为876.6万元。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在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完成3.85亿元,增长6.3%,重工业完成24.91亿元,增长0.04%。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初步计算为83.4%。

1994年全市煤炭销售量为2910.11万吨,下降0.1%,年末库存量为645万吨,下降26.7%。其中市及以下煤炭销售量为1904.97万吨,增长3.6%,销售率为88.6%;提高1.0个百分点。年末库存量为573万吨,下降19.3%。在全市煤炭销售量中,外销煤炭量为2152.83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市及以下为1258.41万吨,增长2.4%。1994年,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2.81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4.1%,房屋竣工面积为11.81万平方米减少7.7%。

三、固定资产投资

1994年,全市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6亿元,下降0.2%,其中,市及以下单位完成达资3.35亿元,下降13.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完成8.29亿元,增长1.9%;城镇集体单位完成759万元,下降68.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5万元,下降94.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21亿元,增长12.3%。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19亿元,增长8.4%,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73亿元,下降6.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726万元,下降7.3%。房屋竣工率由上年的48.8%,下降为44.5%。分行业看:能源及化工工业完成投资4.61亿元,增长2.9%,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3.5%提高为55.1%;交通运输与邮电业完成投资1.31亿,增长2.5倍,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5%上升为15.7%。

1994年全市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房屋竣工面积为32.39万平方米,下降11.5%。竣工房屋造价由上年的597.1元/平方米增加到664元/平方米,其中住宅造价为600元/平方米。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主要有:煤炭开采91万吨/年,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3.1万门,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5万吨/日,学校学生席位1152个。

三项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铺开工程4587项,完成3902项,总投资7237万元;公路建设共铺开工程34项,完成31项,占92%;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城市热水网工程已投入营运;郭壁提水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市区内1.8万门程控电话已基本完成。

四、交通运输与邮电

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较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32公里,比上年增加73公里,其中全天候通车里程为1301公里,占67.3%;乡村公路交通面貌大为改观。到年末全市乡乡通公路,93.6%的镇通油路,99.8%的行政村通机动车,公车建设质量有所提高。全市等级公路里程为1763公里,占91.3%。交通局系统管辖内水泥路面达到148公里,改建等级路段83公里,改建桥梁94座,新建等级公路124公里,新建桥梁27座。年末全市公路好路率达到86.3%。

全年公路客货运输量达到4809.1万吨,增长7.7%,其中货运量为4575.8万吨,增长7.9%,客运量为2333万人,增长4.0%。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1994年底,全市市话全部实现程控化,长途光缆传输电路达170余公里,长途电路

达到556条,增加程控电话交换机18000门。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15万门。其中市话3.96万门,农话1.19万门。年末全市有电话机2.95万部,增加5913部,增长25.0%,其中市话2.45万部,增长29.2%,农话0.51万部,增长8.3%。全市累计订销各种报纸3010万份,订销杂志165.8万份,分别下降9.1%和16.6%。邮电业务总量达到3714万元,增长68.0%,通信总量为2679.9万元,增长56.1%。

五、市场贸易与物价

1994年,全市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农村集贸市场明显增多,城市一批新的商厦投入营业。到年底,全市批零贸易、餐饮业机构和网点已达2.22万个,比上年末增加0.29万个,从业人员5.34万人,增加0.72万人中。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26亿元,增长17.2%,其中市的零售额为10.33亿元,增长18.6%;县的零售额为4.1亿元,增长12.5%;县以下的零售额为3.83亿元,增长19.1%。各种经济类型的消费品零售额全面增长。国有经济零售额增长12.5%,集体经济零售额增长11.3%,私营、个体、股份制及其它经济零售额增长28.7%。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增长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