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金融形势稳定。200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5.3亿元,比年初增长34.7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23.2亿元,比年初增长17.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61.8亿元,比年初增长19.9亿元。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2001年各类保费完成23657.1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财产保险8107.6万元,增长11.8%,人身保险15549.5万元,增长15.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果。2001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31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8项,国内领先水平15项,国内先进水平6项,省内先进水平1项;年末各类技术机构163个;全年签定各类技术合同63个,合同成交额4701万元。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1年,全市“普九”成果得到巩固提高,中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了衡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衡水师专“专升本”工作取得进展;全市普通中学325所,在校生31.1万人,增长0.3%;小学2246所,在校生47.1万人,减少8.7%,学龄儿童入学率99.6%;全市拥有特教学校6所,在校生374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01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电影院13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11个,乡村文化站114个,广播电视机构11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200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04个,其中医院260所;病床床位7422张,比上年增加197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236人,增长3.9%;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2001年,体育休闲广场增加了许多的体育健身器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条件。2001年参加了河北省青少年锦标赛,获得金牌12枚,银牌10枚,铜牌11枚,并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有6名队员参加了第九届全运会,并获得了1枚金牌和1枚银牌。 十一、人口与就业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市总人口41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8.0万人,非农业人口72.5万人;男性人口207.3万人,女性人口203.2万人;出生人口3.1万人,出生率7.5‰;死亡人口1.9万人,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长率2.8‰。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再就业工作取得进展。年末全市全部职工25.0万人,比上年减少0.1万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18.5万人,集体经济单位3.1万人,其它所有制经济3.4万人;通过各种途径使251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8人,登记失业率1.1%。 十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工作取得进展。2001年,衡水湖建成了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进展顺利。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共完成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13个,治理环境污染投资931万元,烟尘治理达标率达98.9%,工业废水达标率达92.8%。 十三、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9元,比上年增长6.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331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2606元,增长3.0%。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1.9平方米,比上年减少0.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3.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平方米;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稳定增长。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12.6台,电冰箱77.2台,空调36.2台,影碟机33.1台,摩托车61.7辆。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56.7台,电冰箱14.3台,摩托车47.9辆,空调1.3台。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