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31 沧州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全省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增长极的目标,牢牢抓住“两大战略重点”,全力推进“三条战线”,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十一五”实现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综合

全市总体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经济总量登上新台阶。据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30.8亿元(含华北油田),突破1000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3.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18.2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79.5亿元,增长12.9%。

整个“十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6%。特别是后期,经济总量连续跨上新台阶,为“十一五”实现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消费价格和零售价格总体水平稳定。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1.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

消费价格八大类构成中,五类上涨,三类下降。食品类价格上涨1.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7.1%;居住类价格上涨4.4%;衣着类价格下降4.9%;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1.9%;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1%。

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总户数196.64万户,比上年增长1.82%;总人口684.75万人,比上年增长0.79%。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4.66‰,比上年增长2.33个千分点;死亡率7.02‰,增长0.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7.64‰,上升2.1个千分点。市区人口为49.89万人,比上年增长2.11%。

二、农业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和发展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农业投入产出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6.4亿元,同比增长6.34%。

粮食种植增加,棉花、油料减少。全市粮食种植面积825748公顷,比上年增长14.9%;棉花种植面积135540公顷,下降20.2%;油料种植面积40911公顷,下降4.2%;蔬菜面积77630公顷,增长5.3%。

畜牧业发展加快,全市畜牧业总产值81.7亿元,同比增长9.69%。肉类总产量45.11万吨,比上年增长7.1%;禽蛋产量33.58万吨,增长6.4%;奶类产量8.81万吨,增长18.9%。

渔业稳步增长。渔业总产值8.85亿元,增长2.78%;水产品产量12万吨,增长4.76%。

林业保持发展。全市林业总产值0.89亿元,下降24%。全市水果产量达到118.5万吨,增长10.2%。其中枣产量42.37万吨,增长19.3%。

农业产业化经营较快发展。全市产业化经营总量138.2亿元,同比增长30.6%。农业产业化率达到42.5%,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产业化龙头组织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类龙头经营组织达到103家,其中销售额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4家,比年增加3家。龙头经营组织完成的销售额达到74.63亿元,比上年增长34.4%,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9476公顷,增长5.5%;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016.8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年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华油)916家,完成增加值356.47亿元,比上年增长34.52%,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00.48亿元,增长26.5%;集体企业14.3亿元,增长38.6%;股份制企业133.5亿元,增长35.3%;外商及港澳台企业21.9亿元,增长40.6%。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44.52亿元,增长120.7%;重工业增加值243.87亿元,增长39.1%。

工业经济效益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5.7%,比上年提高18.9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8.5%;资产负债率55.8%,下降1.3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2.4%,增长0.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5.9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7.73亿元,增长26.1%。亏损企业亏损额19.6亿元,比上年增亏462%。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18.58亿元,比上年增亏649%。

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5%。省外建筑市场继续扩大,在省外完成产值12.1亿元,增长4.2%;房屋施工面积911万平方米,增长4.1%;房屋竣工面积583万平方米,增长1.6%;实现利润2.5亿元,增长5.5%;税金总额3.8亿元,增长8.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52亿元,突破3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45.5%。其中,地方投资完成340.7亿元,增长47.6%;城镇投资完成194.87亿元,增长46.5%,农村投资完成159.65亿元,增长44.3%。

重点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全市亿元以上各类大项目达到89个,总投资101.16亿元。津汕、保沧、石黄(沧港段)三条高速公路全面开工,沧东电厂一期、华北石化500万吨炼油及1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进展顺利。

五、 国内贸易

市场繁荣,交易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是2000年以来增长速度最高的。其中,城市117.12亿元,增长15.4%,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8%;县的零售额36.62亿元,增长14.6%,占总额的14.6%;县以下零售额96.36亿元,增长14.8%,占总额的38.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3亿元,增长14.4%;餐饮业33.3亿元,增长20.3%。

大型商店和商品交易市场继续发展。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亿元商品交易市场达到27个,实现商品成交额164.4亿元,增长21.3%。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合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机制更完善,领域更广阔,方式更灵活多样,成效更显著。全市进出口总值达到8.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出口6.29亿美元,增长30.2%;进口1.87亿美元,下降3.7%。

新批“三资”企业合同90个,同比增长9.8%,合同总金额4.93亿美元,增长63.4%,合同外资额2.55亿美元,增长45.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422万美元,增长73.1%。其中直接利用外资14416万美元,增长74%。同时,加强了与京津及国内其它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全年引进省外资金55亿元,增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