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充满活力。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市区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8%,县以下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9%。股份制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全年实现零售额14.45亿元,比上年增长46.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1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9%。餐饮业仍是我市消费增长的热点,增幅居各行业之首。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4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间接利用外资20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倍;外商直接投资239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9.0%。全年新批三资项目19个,比上年增长5.6%,涉及合同外资额106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6.7%。出口总值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全市出口总值达到198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7%。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我市立足京津、拓展周边,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440.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0%,国内旅游收入20.33亿元,比上年增长31.3%;接待国际游客14516人次,比上年增长43.9%,国际旅游创汇225.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3%。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发展加快。2005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4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全年公路货运量5271万吨,货物周转量43.12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0%和2.0%;公路客运量2758万人,客运周转量20.8亿人公里,均比上年增长1.0%。到2005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9692公里,高速公路达到308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147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13.2%。公路网密度达到30.17公里/百平方公里。 2005年末全市电话装机总容量(包括无线市话容量)131.91万门,比上年增长18.6%。固定电话用户达94.96万户,比上年增长4.4%,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1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16万户,比上年增长50.1%。全年邮递函件546.8万件,包件14.63万件。全年发送特快专递34.2万件,比上年增长3.3%。全年报纸发行量4555.6万份,杂志发行量151.2万份。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再跨新台阶。2005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72.44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全部财政支出6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5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金融运行状况平稳。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28.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6%。其中企业存款91.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76.2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6%。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23.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4%。其中短期贷款155.9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5%;中长期贷款142.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3%。中长期贷款中,技术改造贷款1.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9.0%;基本建设贷款76.7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3.3%。全部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70.9亿元,比上年增长5.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研开发取得新成果。2005年共鉴定、验收科技成果60项,共有51项获张家口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8项。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12万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09万人。全市普通中学年末在校学生25.27万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63万人。小学年末在校学生31.97万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末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达到3.99万台,拥有健康图书1337.53万册。“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初中入学率达到95.4%。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全市年末在园幼儿6.62万人,专任幼儿教师1744人。特殊教育学校年末在校学生738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艺术创作不断创新。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从业人员438人,全年演出2006场,国内演出观众人数达236.85万人次。公共图书馆13个,总藏量104.65万册件套,其中图书90.13万册。全市有文化站150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918次。现代晋剧《天漠滩》作为第三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参演单位中唯一一家市级剧团,受到首都文艺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的赞誉,首次以全剧的形式在中央台播出。市艺术团创作的小品《有界无痕》、舞蹈《花灯情》在河北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8.3%,电视人口覆盖率97.4%。有线电视用户达31.2万户。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达3.3万小时;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达3.9万小时。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5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诊所)319个,卫生技术人员1.2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4126人,职业助理医师1133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13万张。全市拥有医院66个,床位8193张,卫生技术人员8860人,其中职业医师2929人。 体育事业长足发展,群众健身日趋高涨。2005年,我市成功协办了国际“波司登.所罗门杯”滑雪比赛,法、日、德、中等七国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还成功承办了全国和省级比赛5次。竞技比赛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共获得省级比赛金牌15枚、银牌16枚、铜牌38枚。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年承办省级社会性体育活动4次,组织市级比赛9次。群众健身指导站235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达590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福利 2005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50.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9.23万人;非农业人口130.55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0.5‰,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长率4.6‰。据1%人口抽样调查,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为418.06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5年是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更多的一年。据城乡居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14元,比上年增长18.3%,分别比2004年、2003年增加1194元和20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29元,比上年增长10.1%,分别比2004年、2003年增加213元和552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914元,比上年增长13.8%。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5%,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909元,比上年增长24.8%。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2005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5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4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19.5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1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