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31 唐山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适度增长。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四大兴市”工程进展顺利,传统优势行业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成效显著,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迈出实质性步伐,沿海新型产业带已具雏形。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7.56亿元,增长42.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7.90亿元,增长48.0%。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完成241.68亿元,增长50.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2.11亿元,增长14.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67亿元,增长29.6%。

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其它行业。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2亿元,比上年下降6.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20.89亿元,增长64.0%,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05.69亿元,增长61.1%,占城镇投资总量的64.7%。从投资的行业结构看,钢铁、电力、炼焦和采矿等传统行业仍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四大行业共完成投资157.90亿元,增长61.3%,其中钢铁行业完成投资95.90亿元,增长2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5.17亿元,增长21.8%。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加快。全市5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0.5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3%,在上年的基础上实现了再翻一番。“四大兴市工程”进度加快。曹妃甸工业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路工程建成通车,通信工程投入使用,青林公路、供水供电、矿石码头、堆场造地加紧施工,配套铁路进入施工准备;大唐王滩发电厂工程进度加快,唐钢130万吨冷轧工程开工建设。到年底,已有首钢搬迁200万吨钢生产能力和220万吨焦化一期工程、唐钢冷轧生产线燃料基地项目、唐钢镀锌及耐高腐蚀性铝合金板涂层板工程、唐山发电厂技改工程、冀东油田勘探开发、迁安滦河特大桥及引线工程、滦南蒙牛乳业液体奶等12个重点项目完工或投入使用。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运输服务于经济的能力逐步增强。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31.7亿元,增长14.5%。全市公路建设投资11.06亿元。年内改扩建公路(包括乡村公路)2184.37公里,其中国、省道路72.55公里,地方道路2111.82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88.26公里,增长0.6%,其中高速公路288公里。村村通工程进展明显,本年新增通油路村1215个,新建通村油路1759.32公里。

公路运输迅速增长。全年完成客运量4410万人,客运周转量19.42亿人?公里,分别增长8.6%和23.9%;货物运输量10282万吨,货物周转量77.01亿吨?公里,分别增长7.6%和3.0%。高速客运和城区快运继续较快发展。

水路运输高速发展。京唐港已发展成为全国20大港口之一,对全市经济发展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602万吨,增长24.9%。煤炭、矿石和钢材的货运量占港口货运总量的94.9%,其中钢材和煤炭运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9倍和12.2%。

邮电通信事业加速发展。全市邮电业务总收入完成29.58亿元,增长15.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49亿元,增长8.6%;电信业务收入27.09亿元,增长16.1%。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07.99万门,增加56.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11.58万户,增长7.0%,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45.2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66.32万户,分别增长7.4%和6.0%。电话普及率达30部/百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发展迅速,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24.08万部,增长35.2%,互联网用户达到43.11万户,增长30.6%。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汽车、家居装修、通讯器材等逐步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新兴零售业态发展迅速,假日消费持续升温。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9.70亿元,增长17.0%。其中城市零售额212.48亿元,县城零售额52.97亿元,县以下零售额94.25亿元,分别增长16.6%、16.5%和18.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6.4%,餐饮业增长25.0%。

汽车、家居装修等销售额迅速增长。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增长34.2%,通信器材类增长2.0倍,家用电器类增长8.2%。

全市集贸市场个数发展到545个,其中各类专业市场115个。城乡集市贸易实现成交额368.52亿元,增长15.0%。

新兴业态发展迅速。大型超市、连锁店不断涌现。全市拥有限额以上零售连锁企业7家,零售额占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的21.0%。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利用外资高速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13亿美元,增长1.0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88亿美元,增长1.1倍,总量名列全省第一。全年批准外商投资合同61项,合同总金额6.40亿美元,合同外资额2.72亿美元,分别下降27.3%和32.1%。

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全年进出口总额18.16亿美元,增长76.2%,其中进口总额9.18亿美元,增长57.5%,出口总额8.98亿美元,增长1.0倍。陶瓷和钢铁产品仍为我市主要出口产品,占全部出口额的44.2%。钢铁和水泥出口增长迅速,分别增长26.2倍和6.5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口商品主要集中于资源性商品、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

对外经济合作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合同额1.35亿美元,增长1.0%,实现营业额0.53亿美元,增长1.9倍。外派劳务1001人,比上年增加138人。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513.7万人次,增长51.1%,旅游收入24.75亿元,增长58.8%。全年共接待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洽谈贸易和从事其它友好活动的外国和港澳台胞37478人次,增长53.0%。国际旅游收入1375.6万美元,增长79.3%。

八、财政、税收、金融、保险

财政、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全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60.17亿元,增长45.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8.13亿元,增长40.3%。全部财政收入总量和增量均居全省首位,为历史最好水平。基金收入20.30亿元,增长27.3%。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协调发展能力增强。一般预算支出97.56亿元,增长33.6%。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28.8%,农业支出增长74.3%,教育支出增长32.7%。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民税费负担大幅度减轻。

全市税收收入完成153.93亿元,增长48.8%,其中国税收入109.27亿元,地税收入44.66亿元,分别增长55.3%和42.2%。

金融存、贷款稳步增长。年末全市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为1309.75亿元,比年初增加233.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801.50亿元,比年初增加105.90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399.51亿元,现金支出4489.80亿元,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90.2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56.24亿元,比年初增加133.20亿元。全市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2091元,增长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