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居住 105.2 5.2 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省就业人员3665.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6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936.09万人,增加26.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比上年末降低0.0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居住价格涨幅偏高,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就业压力较大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09.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7%;粮食单产302公斤,创历史新高;总产量2762.0万吨,比上年增长2.2%,为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棉花生产平稳增长,播种面积63.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4%;总产量65.0万吨,增长3.5%。油料播种面积55.4万公顷,增长3.1%;总产量147.8万吨,下降1.6%。蔬菜播种面积110.6万公顷,减少1.5%;总产量6623.9万吨。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增长2.8%、0.7%和20.1%。渔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水产品产量增长16.3%。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提高。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57.9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1万公顷,有效灌溉率达77.7%;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4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9134.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9%。实际机耕面积达486.0万公顷,占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的比重达82.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当年机械播种面积547.3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63.2%,提高1.8个百分点;机械收获面积268.2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31.0%,提高0.9个百分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用电量430.1亿千瓦小时,增长1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6566.8亿元,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25.6亿元,增长18.9%。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为98.5%。 表2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指标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4625.6 18.9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979.1 13.2 #集体企业 156.5 10.0 股份制企业 2725.0 19.5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877.3 21.8 #轻工业 1114.4 17.2 重工业 3511.2 19.4 #大中型企业 2972.8 16.7 单位:亿元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48.1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342.1亿元,增长35.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97.4亿元,增长38.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375.7亿元,增长49.6%。多数行业盈利水平提高。在统计的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4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增长较快的行业有:医药制造业增长99.0%、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84.0%、饮料制造业增长8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0.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63.5%。 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战略支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工业生产的带动作用增强,完成增加值2819亿元,增长2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9%,提高2个百分点,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65.3%。钢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钢材板带比达53.4%,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食品、纺织、建材、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平稳发展,增加值增速在13.2%—23.6%之间。原材料、能源等基础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钢材产量增长37.3%,粗钢增长17.7%,生铁增长22.1%,平板玻璃增长16.2%;部分高附加值产品呈现快速增长,汽车产量增长20.5%,自动化仪表及系统增长55.7%,光通信设备增长32.2%,复印机械增长15.5%。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390.2亿元,增长23.5%。 表32007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