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邮电部门业务总量完成191.04亿元,比上年增长64.1%。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883.75万门,比上年增长21.2%。移动电话用户279.38万户,增长1倍。住宅电话用户567.40万户,增长40.6%;全省电话普及率为14.91部/百人,其中城市为54.61部/百人;农村93.4%的行政村通了电话。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受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性因素影响,全省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见旺的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增幅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个体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实现零售额811.5亿元,增长11.1%,占市场份额达50.3%。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325.2亿元,增长10.1%;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94.6亿元,增长6.8%。城市市场增速快于农村市场,零售额分别增长11.0%和10.3%。仓储式商店、连锁店、超级市场等蓬勃发展。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21.1亿元,增长10.8%;餐饮业零售额162.6亿元,增长17.5%;制造业零售额140.4亿元,增长10.0%;农业生产者零售额147.0亿元,增长5.5%;其他行业零售额42.8亿元,增长2.8%。 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到年底,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市场达249个。商品市场成交活跃,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12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七、对外经济 出口贸易强劲回升。受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和国家鼓励出口政策的影响,全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出口规模明显扩大,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52.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出口总额37.07亿美元,增长18.8%;进口总额15.28亿美元,增长4.6%。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好转和亚洲地区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复苏,全省对亚洲出口增长18.8%,比上年回升20.4个百分点,对欧洲出口增长23.7%,对北美洲出口增长15.2%,增幅分别比上年扩大30.1和5.3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下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8.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2亿美元,下降29.0%。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42%;完成营业额0.89亿美元,增长24.87%。 对内开放取得成果。全年引进省外资金155.83亿元,增长12.3%,引进技术3496项,增长7.8%,引进人才2.53万名,增长10.2%。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接待国际游客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3%,旅游外汇收入1.3亿美元,增长18.0%;接待国内游客4858.6万人次,增长9.7%,创收201.6亿元,增长13.3%,旅游业总收入212.4亿元,增长13.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省财税部门加大征收力度,全部财政收入395.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财政支出412.1亿元,增长17.5%,较好地保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落实。 金融形势基本稳定。金融继续发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贷款投入力度加大。200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43.5亿元,比年初增加507.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957.1亿元,比年初增加275.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133.6亿元,比年初增加471.2亿元。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146.8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保费收入56.6亿元,增长30.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7亿元,增长6.0%;寿险保费收入30.9亿元,增长51.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4.0亿元,增长56.9%。赔付金额16.6亿元,增长20.9%。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11.8亿元,增长14.0%;寿险赔付金额3.3亿元,增长51.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1.4亿元,增长25.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继续扩大。2000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员8.3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8万人,比上年增长11.54%。科学研究开发机构815个。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2000年,全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工业企业等单位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32.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果,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00年全省共取得省级登记的科技成果1170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22项,国际先进水平的233项,国内领先的624项,国内先进的291项。受理专利申请3846件,比上年上升15.5%;授权专利2812件,比上年下降6.6%。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7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605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19亿元。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年末全省普通高等学校52所,在校生25.3万人,增长39.8%;全省科研单位和普通高校在学研究生3914人,增长47.1%;成人高校24所,招生2.95万人,在校生6.01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60所,招生6.22万人,在校生23.86万人。农、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1.6万人,减少10.6%。技工学校在校生6.07万人,减少20.27%。普通中学在校生481.75万人,增长7.67%;初中入学率达98.91%,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小学在校生813.7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7%。幼儿园4476所,减少21.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00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8个,文化馆165个,公共图书馆145个,博物馆43个,档案馆206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7.91%。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2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7.42%。电视剧产量8部。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86个。全年生产故事片2部。全年出版省级、地市级和县级报纸9亿份,各类杂志7200万册,图书31万册。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2000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5306个,床位16.8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0.12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4459个,床位14.8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7.39万人,护师、护士4.62万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23个,卫生技术人员1.04万人;妇幼卫生机构161个,卫生技术人员0.49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我省运动健儿在洲际以上重大比赛中获奖牌18枚,其中金牌10枚。有1人超1项世界纪录,其中在第27届奥运会获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1枚。全民健身活动推向新阶段,有973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4.66%。全国体育先进县达到40个。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9145人,各级环境监测站78个,环境监测人员1705人。自然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全省自然保护区达12个,总面积12.15万公顷。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830个,总投资10.4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