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30 河北省统计局

河北统计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回升,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07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4.6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551.83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1699.88亿元,增长10.1%。“九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实现了“九五”计划,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九五”计划提出的翻三番和翻两番半的目标,“九五”计划其他主要目标也都基本实现。

市场价格水平略有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3%,降幅比上年缩小1.6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0.5%;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3%。

劳动就业改革取得进展。年末全省城镇从业人员738.7万人,比上年减少0.1%。其中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88.7万人,增加10.7%。再就业工作有了重大进展,全年通过各种途径使21.04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17.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需求不足,利用外资下降,部分国有企业亏损严重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在调整中稳定发展。2000年,全省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并取得初步成效。绿色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加快,优质专用小麦、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规模养殖比重继续提高。蔬菜、果品、畜牧已成为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其产值占一产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全省粮食生产受种植面积调减和旱灾等因素影响,总产量为2551.07万吨,比上年减产7.1%;棉花产量30.01万吨,油料产量146.97万吨,分别增长34.8%和13.5%。蔬菜产量4454.0万吨,增长16.7%;干鲜果产量686.3万吨,增长5.0%。

畜牧业和渔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肉类总产量435.30万吨,增长3.4%,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348.60万吨,增长2.9%;禽蛋产量357.03万吨,增长5.4%;牛奶产量84.20万吨,增长23.2%;水产品产量80.95万吨,增长6.6%。

造林绿化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不含果)30.50万公顷,完成幼林抚育面积66.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9.5%。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48.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79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700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7%。农用拖拉机136.21万台,增长6.1%;联合收割机4.19万台,增长11.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全省工业战线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狠抓结构调整,抓好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深入开展“管理质量效益年”活动,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到年底全省已有10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任务。

工业生产步伐加快。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2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1102.5亿元,增长12.7%,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26.1亿元,增长9.9%;集体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0.6亿元,增长11.6%。轻工业增加值3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重工业增加值753.5亿元,增长14.2%。产销衔接进一步趋好,产销率为97.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加快了传统支柱产业更新改造步伐,加大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冶金、建材、纺织行业走出了低谷,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压缩和淘汰了一批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名牌产品、市场畅销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如软饮料、乳制品等增速均在19%以上;纱增长16.6%、布增长18.8%;程控交换机增长34.2%,汽车增长31.3%。水泥、生铁、钢材、十种有色金属等投资类产品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1.9%、16.0%、19.3%和34.4%。

工业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0.6亿元,增长50.1%;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4.9%。全省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37.5亿元,增长1.02倍;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20.8%。大中型企业骨干作用增强。全省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101.89亿元,增长87.3%;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3.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87.70亿元,增长93.5%;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5.0%。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省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7.7亿元,比上年增长3.3%。施工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821.2万平方米,下降2.2%;房屋竣工面积3170.7万平方米,下降10.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43.5万平方米,增长20.8%。

地质勘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全年完成地质勘探工作量12.6万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一定规模。全省继续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加大工作力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一定规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847.0亿元,比上年增长3.8%。按所有制分,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单位投资1047.8亿元,增长3.0%;集体经济投资503.2亿元,增长2.2%。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624.4亿元,比上年增长5.0%;更新改造投资305.9亿元,下降5.3%;房地产投资随着房改政策的逐步落实保持较快增长,完成108.4亿元,增长23.7%。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较快。农业、邮电通讯、城市基础设施、仓储、电力和住宅投资达3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农业投资增长9.9%,邮电通讯投资增长10.4%,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9%,仓储投资增长18.5%,电力投资增长13.1%。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宣大高速公路、邯峰电厂1号机组、黄壁庄水库加固、联通GSM网、宝石集团彩壳二期工程、邯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石黄高速公路、石家庄西柏坡电厂二期工程和桃林口水库等一批重点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或即将建成投产。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增加值完成4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交通运输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建公路9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71公里。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为2325.6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9%。其中,铁路1474.77亿吨公里,增长7.6%;公路555.42亿吨公里,增长3.3%。旅客周转量完成782.8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3%。其中,铁路377.24亿人公里,增长11.5%;公路405.63亿人公里,增长3.6%。石家庄民航机场航线达25条,年运送旅客11.72万人次。港口货物吞吐量10771万吨,比上年上升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