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29 天津市统计局

房地产开发日益成熟。我区房地产开发步伐明显加快,有效启动了房地产市场,改善了群众住房条件和镇区面貌,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情况良好。2006年,施工面积91.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3万平方米,销售面积32.9万平方米,销售额108660万元。海天馨苑、惠苑花园、米兰阳光花园等一批住宅小区成为居住示范区,景明花园二期、左岸未来城、领世郡、博雅花园等一批中高档住宅项目在建。小站示范小城镇建设进展良好,建成了幸福公寓,完成了西花园小区主体工程。完成平改拆迁5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住宅楼121万平方米。

新型业态发展壮大。以房地产、旅游、中介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房地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家居装饰、家政服务、物业管理行业的繁荣。观光旅游、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型业态也取得了新的发展。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到目前,已评定国家A级景点3个,旅游配套设施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并探索出“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发展模式。列入市政府重点项目的小站练兵园旅游景点工程已着手启动,天嘉湖生态宾馆和文武生态宾馆也正在建设当中。

五、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

外引内联工作成效显著。2006年,新批外资企业80家。实际利用外资额1450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6%。全区外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96.6亿元,比上年增长39 .0%。实现税收4.4亿元,出口创汇额63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4%,其中三资企业创汇57300万美元,自营出口企业出口创汇6500万美元。

全区共吸引内资项目144个,吸引外地在区投资协议额126.4亿元,比上年增长97.5%,到位额62.4亿元,比上年增长61.0%。到位额千万元以上项目70项,占引进项目数的48.6%,累计投资58.7亿元,比上年增长71.6%,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项,占引进项目数的9.7%,累计投资45.2亿元,比上年增长98.2%。

“六个五”工程建设再创佳绩。2006年,完成“六个五”项目149项,其中投资1000—3000万元的项目53个,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9个。在149个“六个五”项目中,已投产项目97个,在建项目52个,已投入资金22.8亿元,创造收入10.2亿元,增加利税4.9亿元,解决就业岗位10985个。

六 、园区经济

开发区招商步伐进一步加快。2006年,津南经济开发区引进项目33个,到2006年底,进驻企业18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9亿元,销售收入36亿元,实现税收2.1亿元,安置就业人员2.4万人,2006年新安置就业人员4100人,合同利用外资额4050.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4384.6万美元。天津微电子(津南)工业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初步具备招商条件。

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步入快车道。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其核心区已经全部实现“七通一平”,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到2006年底,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共引进企业43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2006年园区经济总收入达6.3亿元,年净利润总额2006万元,实交税金852.8万元,带动农户8000户。协议投资额达20亿元,实际到位额10亿元,聚集了100多名专家教授共承担了部市级科技项目42项。与一批国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加强了园区对外的经济合作,建立了专业的农业门户网站——欣农网,使广大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及时得到最权威的知识和技术指导,充分感受到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带动农业生产面积达5万亩以上,加强了园区的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

工业园区和镇区工业载体建设快速发展。2006年,3个镇级工业园区和11个工业载体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1亿元,新建标准厂房18.7万平方米,新增“五通一平”面积2293亩,共引进企业128家,引进资金35.0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0246人,其中本地就业人数7504人。园区内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52.0亿元,比上年增长44.3%,上缴税金11.0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到2006年底,工业园区和镇区工业载体累计开发土地2.7万亩,基础设施投入22.8亿元,建设标准厂房112.7万平方米,进驻企业748家,共引进资金112.4亿元。

七、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建设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高。2006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8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共有投资项目304个。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7亿元,比上年下降13.3%,占全部投资的1.8%;第二产业投资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全部投资的78.1%;第三产业投资7.6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占全部投资的20.1%。全区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亿元,占全区投资完成额的39.7%;三资企业完成投资7.2亿元,占全区投资完成额19.0%;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1.1亿元,占全区投资完成额29.4%;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完成3.0亿元,占全区投资额7.9%;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5亿元,占全区投资额的4.0%。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天津荣程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小站练兵园、小站镇小城镇建设等。

城镇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完成了葛万公路拓宽工程,津滨大道、外环线辅道、南环路大修等路网建设的前期论证、协调工作。完成了16.4公里的月牙河清淤护砌工程,彻底解决该河排沥能力下降、水源污染等问题。完成红旗路拓宽及红旗路二期工程拆迁工作,完成了天然气、自来水及通讯电力设施改造工程,新安装路灯38盏,新增交通信号灯8处并改造8处。全区拥有变电站16座,其中,110KV的8座,35KV的8座,电力用户16.1万户,其中居民14.8万户;用电量达209782.9万千瓦时,其中,居民用电量为14421.6 万千瓦时。完成韩城桥休闲园、紫江路、建国大街、月牙河畔等多处绿化建设。积极推进供热安装并网工作,新增住宅供热面积8万平方米,全区供热能力753.1兆瓦,供热面积507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用户5664户。

八、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对我区经济发挥更大作用。2006年,全区私营企业3977家,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私营企业集团7家,注册资金100—500万元的企业1091户,比上年增长22.7%;注册资金500—1000万元的企业399户,比上年增长35.7%;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0户,比上年增长51.5%;个体工商户8658户,比上年增长4.8%。全区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6.2万人,注册资金73.7亿元,其中新增注册资金19.1亿元。完成增加值已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0%以上,所占比重连年增长。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税收总额为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到全区税收总额42%。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