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县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平谷县统计局 200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在经济发展中,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大,经济增长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经济 经济实力: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增长10%的预期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8531.8元,比上年增长10.7%。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全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5836万元,比上年增长0.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34899.8万元,比上年增长1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20382.1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增速比上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5.2%、39。8%、35%变化为 22.9%、40.7%、36.4%。二、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社会需求: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作用下,全县投资、消费、出口呈不同程度增长,需求不足的矛盾有所缓解。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的投资继续对启动经济发挥重要作用。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比上年增长87.5%。其中:县级投资3869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倍;乡级投资15599万元,比上年增长3.4倍;村级投资11087万元,比上年减少8.5%。运用“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建立了城市建设多元化投资体系,高标准完成了府前街、新平北路、世纪广场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消费需求:最终消费需求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晶零售额 13.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增幅比上午提高了0.8个百分点。从消费品结构看:“吃、穿、烧”类商品呈不同程度增长。吃类商品零售额5.4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穿类商品零售额2,6亿元,比上年增长9.7%;烧类商品零售额1.7亿元,比上年增长 48.5%;用类商品零售额3.9亿元,比上年减少21.1%。从地域看,农村市场较为活跃。县城零售额完成7.7亿元,比上午减少 1.5%;农村零售额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出口需求: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缓解和我县经济外向度的提高,我县外贸出口形势较之前两年有较大幅度改善。全年完成出口供货额9.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县办企业出口 8010.6万元,比上年减少9.3%;乡镇企业出口848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出口的商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全年直接出口创汇达到3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7%。 ' 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改善。从社会劳动生产率看:全年为 17027元/人,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9180元/人,下降2.4%;第二产业22385元/人,增长25.3%;第三产业 23332元/人,增长22.6%。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年完成财政收入 26014万元,比上年增长19%。 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快。119家乡镇企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转制,盘活资产1.45亿元,新增固定资产投入1.19亿元。化工总厂、水泥二厂两家大中型企业也顺利地完成了改制工作。县办工业和乡村集体企业终结依法破产37家,化解不良债务2.8亿元。商业系统完成重组转制44家,其中22家企业实行了破产,收回国有资产1322万元,消除不良资产1.77亿元,2408万元闲置资产得到重新利用。 科技贡献作用明显提高。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技三项费比上年增长12%。设立了技术创新资金和高科技企业融资担保资金,有力支持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先导型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组织实施星火、科技致富、科研等计划87项,实施专利项目12个。 二、主要行业 农业: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种植业占耕地面积调整力度较大。其中:粮食作物占耕地面积15.8万亩,比上年减少 4.7万亩;新发展以大桃为主的果园面积2.7万亩,全县果园面积达到了20.9万亩。蔬菜、经济作物占耕地面积7万亩,比上年增加1.7万亩。全县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完成8.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种植业产值4.3亿元,比上年减少6.8%,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5%下降到48.8%;畜牧业产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3.3%提高到40.7%,提高了7.4个百分点。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实现较大幅度提高。市级养殖小区达到了7个,涌现了谷丰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兴唐生态农业研究所等4个市级高效农业园,成为我县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 工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 10.5亿元,比上午增长14.7%。 工业经济效益状况进一步改善。县、乡、村三级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县、乡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3.2%,比上午提高了3.6个百分点。全县工业实现利润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从几项主要经济指标情况看,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增加值率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提高。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建成乡镇工业小区、村级工业大院各10个。全年开发、引进新产品38个,其中3种产品获市级以上名优产品称号。一批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产品如劲得钙等落户平谷。又有15家企业通过了 IS0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 建筑业:整体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建筑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全年完成增加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8.7%。据对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统计,全年施工面积168.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6.5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20.1%。建筑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创市优工程5个,县优工程12个,优质工程面积已占整个开复工面积的70%以上。建筑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2.4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交通运输及邮电业:运输业平稳发展,邮电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增加值7537.6万元,比上年增长8.1%。从运力看,全县运输车辆3465辆,比上年减少475辆。全年邮电、通讯业务总量达到7133.5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9万部,比上年增长33.5%。年末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20.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了5.1部/百人。网络建设较快,建成了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网,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市郊区县前列。 商业、饮食业:商业稳步发展,饮食业增长较快。全年商、饮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商业物资供销部门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全年完成销售收入5.3亿元,比上年增长 4.5%;利润亏损608.1万元,比上年减亏900.4万元。饮食业收入实现9922万元,比上年增长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