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八师石河子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0-01-20 农八师石河子市统计局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基本正常。2001年继续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强化了“收支两条线”的监管力度,财政支出突出重点,继续强化预算约束。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1892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工商税收入16310万元,增长16.4%,财政支出27051万元,增长21.3%。师财务收入5956万元,增长14.5%,财务支出8473万元,增长38.9%。两税上划中央10960万元,上解自治区支出4094万元。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4.52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48.61亿元,增长6.5%;各项贷款余额47.69亿元,增长33.1%;全年货币投放8.46亿元,下降18.5%。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承保额18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保费收入14168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4500万元,人寿保险费收入6593万元;财产保险赔款金额2012万元,人身保险赔款及给付金额1050万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教兴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积极进展。组织实施了一批对全局有影响的重大科技项目,科研水平和新技术推广能力显著增强,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石河子被联合国确定为我国唯一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资源综合管理项目示范研究区,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联合科技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年末垦区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12万人,平均每百人有专业技术人员5.19名。目前,兵团安排的50项科研课题进展顺利,20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全年专利申请71件,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科技论文448篇。

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改革稳定推进。出台了发展民办教育优惠政策,社会力量办学取得新进展,阳光双语学校已正式招生。加大了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有新的提高,被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止2001年底垦区有各类院校所,普通招生学校在校学生101146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1393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4308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9407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720人,小学在校学生55318人;拥有幼儿园48所,在园儿童16861人;成人大中专在校学生11518人;普通大中专院校共录取新生3292人;在全国和自治区各类竞赛活动中各级教师获奖110项,学生获奖1557项。

文化事业蓬勃开展。文化工作树立精品意识,力促优秀作品产生。大力倡导《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细要》,深入开展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广场、企业、社会文化为代表的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文博、图书、电影事业又有新进展。全年共举办各种形式文艺演出190场次,观众34.5万人次,放映电影5000场次,观众60万人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3%,广播人口覆盖率达87%。公共图书馆总藏书141.63千册,借阅图书达2.05万次。《石河子日报》全年发行568万份,《石河子广播电视报》全年发行43万份,《石河子人口与家庭报》发行34万份,《绿风诗刊》发行1.5万册。

医疗卫生工作健康发展。积极推进了医保、医疗和医药改革,加强了对预防保健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社区卫生服务和区域卫生建设逐步网络化,加强了对地方病和传染病的监控与防治。“初保”成果得到巩固,荣获“全国牙病防治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年末星区有卫生机构50个,其中:医院33个,门诊9个。医院、门诊中有病床位3872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268人,其中医生2543人,护师、护士1758人。治理脏、乱、差及除“四害”、活动成效显著,自来水普及率100%。药品市场和非国有医疗机构管理进一步规范。

体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以申奥为主题的全民健身运动更加广泛。全年师市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35项,有2.2万人次参加了各种体育竞赛运动。承办了全国青年男子柔道锦标赛。在国家、自治区、兵团各项比赛中,共获金牌22枚,银牌20枚,铜牌17枚;39人达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206人达国家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少年业余体校输送各类体育人才70人;学校体育进一步提高,中小学达标人数2.12万人,达标率94.1%。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1年末,垦区总人口6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其中男性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4%,女性29.1万人,占总人口的48.6%。少数民族3.2万人。占总入口的5.4%;汉族56.8万人,占总人口的94.6%。全年人口出生率8.75‰,人口死亡率3.34‰,人口自然增长率5.41‰。计划生育率100%。

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2001年,积极推进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通过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加大劳务信息发布力度,挖掘就业岗位。年末垦区社会劳动者人数20.5万人,比上年增长1.1%。师市社会劳动者人数18.44万人,比上年增长0.2%,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上年的33.4:29.4:37.2变化为33.8:30.9:35.31年末在岗职工人数14.28万人,比上年增长4.2%,其中国有单位职工12.05万人,下降4.1%,集体单位职工O.35万人,下降8.8%,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1.88万人,增长148%。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养老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以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从业人员为重点的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得到加强,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下岗职工生活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养老保险征缴率90.4%,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年末有14.77万职工、8.86万离退休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收缴养老保险金2.21亿元,支付5.22亿元;参加医疗保险2.09万人,工伤、生育保险11.34万人,失业保险5.34万人。全年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2271名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再就业。再就业转岗培训人员285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农场(乡)居民收入有所下降。全年垦区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7349元,比上年减少429元,师市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7021元,比上年减少682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7元,增加593元;农牧团场人均纯收入3116元,减少629元,石河子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039元,减少1781元。全年城乡住宅竣工面积48.11万平方米,在建经济适用房34.7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年内重点污染治理项目11个,完成投资2969万元。下大力气加大了废水、废气的治理。坚持了市区空气质量周报工作。市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