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八师石河子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45.66亿元,增长9.1%;各项贷款余额35.83亿元,下降9.7%;全年货币投放10.38亿元,下降10.4%。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承保额167.19亿元,比上年增长37.5%,保费收入12065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4227万元,人寿保险费收入5119万元;财产保险赔款金额1584万元,人身保险赔款及给付金额4339万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教兴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积极进展。组织实施了一批对全局有影响的重大科技项目,科研水平和新技术推广能力显著增强,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垦区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3万人,平均每百人有专业技术人员6.14名。完成科技成果鉴定20项,其中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5项达到自治区领先水平,获得90项国家专利。“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百万亩棉花亩产皮棉100公斤综合栽培技术及优化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产生效益1亿多元。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两基”工作成果得到巩固。加强了教师的继续教育,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有新的提高。合理调整办学结构,加大了教育投入,对二所企业附属学校进行了剥离、调整和重组,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到2000年底垦区有各类院校107所,普通招生学校在校学生95917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学生9859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449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5993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919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824人,小学在校学生53827人;拥有幼儿园72所,在园儿童15977人;成人大中专在校学生5871人;普通大中专院校共录取新生3598人;在全国和自治区各竞赛活动中各级教师获奖92项,学生获奖528项。 文化事业蓬勃开展。荣获省级以上优秀作品奖18个,其中以弘扬石河子精神、爱我石河子为主旋律而创作的《石河子是一首最美丽的歌》、《在将军铜像前》分获全国城市歌咏比赛的金奖和最佳演员奖,新编豫剧《三世同堂》进京演出获得成功,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剧组在石河子演出,农牧团场全面开展了创建“文明小城镇”、“小康连队”、“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国际酒文化节。以广场文化为代表的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文博、图书、电影事业又有新进展。全年共举办各种形式文艺演出210场次,观众32.5万人次,放映电影5900场次,观众65万人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3%,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公共图书馆总藏书114.5千册,借阅图书达8.1万人次。《石河子日报》全年发行432万份,《石河子广播电视报》全年发行29.55万份,《石河子人口与家庭报》发行33.6万份,《绿风诗刊》发行1.8万册,《石河子科技》发行2.98万册。 医疗卫生工作健康发展。积极推进了医疗机构改革,优化了卫生资源配制,加强了对预防保健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社区卫生服务和区域卫生规划逐步推开,加强了对地方病和传染病的监控与防治。“初保”成果得到巩固。年末垦区有卫生机构51个,其中:医院33个,门诊10个;基层卫生所(室)122个,个体诊所125个。医院、门诊中有病床位399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656人,其中医生2683人,护师、护士1813人。治理脏、乱、差及除“四害”、灭芽活动成效显著,自来水普及率100%。药品市场和非国有医疗机构管理进一步规范。 体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年师市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31项,有20万人次参加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成功协办了兵团第二届运动会,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国家、自治区、兵团各项比赛中,共获金牌41枚,银牌29枚,铜牌23枚;31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19人达国家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少年业余体校输送各类体育人才32人;学校体育进一步提高,中小学达标人数24061人,达标率84.2%。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0年末,垦区总人口59.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其中男性30.53万人,占总人口的51.4%,女性28.87万人,占总人口的48.6%。少数民族3.21万人,占总人口的5.4%;汉族56.2万人,占总人口的94.6%。计划生育率100%。 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2000年,积极推进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通过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加大劳务信息发布力度,挖掘就业岗位。年末垦区社会劳动者人数20.28万人,比上年下降7.8%。师市社会劳动者人数18.39万人,比上年下降8.6%,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上年的38.2:30.0:31.8变化为33.4:29.4:37.2;年末在岗职工人数13.71万人,比上年下降14.47%,其中国有单位职工12.56万人,下降17.1%,集体单位职工0.39万人,下降13.3%,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0.76万人,增长85.4%。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养老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以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从业人员为重点的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得到加强,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下岗职工生活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养老保险征缴率99.9%,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年末有14.94万职工、8.58万离退休职工、3684名个体户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收缴养老保险金2.47亿元,支付5.05亿元。全年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1016名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再就业。再就业转岗培训人员892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年垦区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7867元,比上年增加1737元,师市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7703元,比上年增加1792元,农牧团场人均纯收入3745元,增加704元,石河子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820元,增加537元。农牧场危旧住房改造和安居工程的进一步实施,使城乡人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全年城乡住宅竣工面积61.68万平方米,在建经济适用房58.22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年内对部分污染企业及蘑菇湖水库重点进行整治,关闭“五小”企业12个。积极做好农业环境和小城镇环境建设规划,坚持了市区空气质量周报工作。市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自然降尘四大指标及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噪声平均值,均符合国家标准。 十一、石河子市 2000年,石河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初步统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3.29亿元,增长10.9%,第二产业增加值10.17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11.66亿元,增长9.9%。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01亿元,增长11.3%;完成工业增加值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完成工业总产值27.69亿元,增长13.2%。产销率94%,下降3.1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