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八师石河子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0-01-20 农八师石河子市统计局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绩。荣获省级以上优秀作品奖60个,其中《欢歌飞出山窝窝》获第七届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全年共举办各种形式文艺演出170场次,观众15万人次,其中举办首届鼓乐民俗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18场次,放映电影8200场次,观众25万人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1%,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公共图书馆总藏书129千册,借阅图书达8.3万人次。《石河子报》全年发送245万份,《绿风诗刊》共发行2万册,《绿洲声屏报》全年发行34万份,《石河子文化》发行8000册。垦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达846家,直接从业人员4000余人,已形成一支较为庞大的社会文化产业队伍。

医疗卫生工作健康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区域卫生规划逐步推开,加强了对地方病和传染病的监控与防治,“初保”成果得到巩固,“五苗”接种率达99%。年末师市有卫生机构52个(不含个体),其中:医院33个,门诊11个。有病床位407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633人,其中医生2633人,护师、护士1781人。治理脏、乱、差及除“四害”、灭芽活动成效显著,自来水普及率100%。药品市场管理、个体医疗机构管理进一步加强。

体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年师市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160余次,有16万人次参加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承办了一系列上规模的体育竞赛活动。在自治区级以上比赛中,全年共获金牌34枚,银牌27枚,铜牌28枚;39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59人达国家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少年业余体校在校学生128人;学校体育进一步提高,中小学达标人数24061人,达标率95.4%。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1999年末,垦区总人口58.7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其中男性30.4万人,占总人口的51.7%,女性28.39万人,占总人口的48.3%。少数民族2.95万人,占总人口的5%;汉族55.85万人,占总人口的95%。全年人口出生率10.02‰,人口死亡率4.34‰,人口自然增长率5.68‰。计划生育率100%。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1999年,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步伐加快,以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从业人员为重点的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得到加强,提前完成了养老金清欠补发和调增工作,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84%,下岗再就业工作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20.13万人,比上年增长1.1%。年末在岗职工人数16.01万人,比上年下降3.6%,其中国有单位职工15.15万人,下降0.6%,集体单位职工4487人,下降17%,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4076人,下降50.4%。年末有14.68万职工、8.13万离退休职工、1616名个体户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收缴养老保险金3.96亿元,支付4.93亿元。全年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750名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再就业。再就业转岗培训人员20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农场(乡)居民收入下降。全年师市职工平均货币工资5911元,比上年增加92元;受农产品价格下降等原因,农牧团场人均纯收入3041元,减少23元;石河子乡人均纯收入3283元,减少462元。农牧场危旧住房改造和安居工程的进一步实施,使城乡人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全年城乡住宅竣工面积97.98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房35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年内对部分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了整治,积极做好农业环境和小城镇环境建设规划,坚持了市区空气质量周报工作。市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自然降尘四大指标及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噪声平均值,均符合国家标准。

十一、石河子市

1999年,石河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1.7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2.7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8.47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10.53亿元,增长6.4%。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1亿元,增长7.6%;完成工业增加值6.1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完成工业总产值23.74亿元,下降0.4%。产销率97.1%,增加5.6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建筑业增加值2.31亿元,增长8%;完成货运量712万吨,客运量421.8万人,分别增长7%、10.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5亿元,实际增长17.7%。

职工收入增加,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人口控制及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全年职工平均货币工资703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2.1%,。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3平方米。市区年末总人口27.4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1%,人口出生率10.87‰、人口死亡率3.59‰、人口自然增长率7.28‰。计划生育率100%。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年内市政府为市民办的十件利民实事全部完成。新建和改建了东一路、北一路、北三路、北四路等沥青混凝土快慢车道16.8万平方米,312国道石河子过境段改造工程按期完成;架设路灯540余盏;“四条线、八大片”50万平方米绿化改造工程全部完成,26号小区热力站投入使用,自来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和北一路、东三路排水干管改造工程均已建成,部分小区液化气管道进户试点顺利。工人文化宫主体工程完工,152团中学搬迁完毕,西工业区市场、货物运输交易市场等6个市场投入使用。到年底全市有公交运营车辆258辆,液化气用户4.7万户,城市出租汽车1249辆。城乡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石河子市被命名为自治区“园林城市”和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13号小区、25号小区荣获自治区优秀住宅小区称号,我市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和自治区“文明城市”称号,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卫生城市”称号。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均有较快发展,城市对外交往和影响进一步扩大。

注:1.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业增加值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资及收入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