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八师石河子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1-20 农八师石河子市统计局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农八师统计局

石河子市统计局

过去的一年,师市党委和市人民政府带领垦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为指针,认真落实自治区、兵团一系列重要会议及师市党委四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拓奋进、锐意改革、顽强拼博、务实求效。战胜并克服了多种自然灾害和市场不利因素,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

1999年,师市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改革步伐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意识增强,投资力度加大,农工危旧住房改造成效显著,市政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明显改善,城乡人民安居乐业。初步统计,全年师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2.64亿元,增长15.5%。三次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为:一产23.3%,比上年下降10.8个百分点,二产36.3%,比上年下降9.5个百分点,三产40.4%,比上年上升20.3个百分点。在10.2%的增速中,一产拉动2.4个百分点,二产拉动3.7个百分点,三产拉动4.1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20元,增长9.4%。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9019元,增长10.9%。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适应市场能力弱,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农业基础仍脆弱,种植结构单一,市场风险增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影响经济良性发展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农业

农业战胜特大自然灾害取得新成绩。1999年,师市党委继续坚持“抓农业带全局”不动摇,“稳粮、增棉、增甜、增畜、增肉、因地制宜、发展林果”的农业生产方针得到全面贯彻。同时强化农业基础,加大产权对等的农业经营形式改革,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狠抓管理制度的落实。一年来经过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努力、团结拼博、真抓实干,战胜了大风、低温、霜冻、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6.2%,完成农业总产值24.89亿元,增长7.2%。主要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粮食总产19.87万吨,减少3.06万吨,棉花总产15.41万吨,增加1.29万吨,甜菜总产40.7万吨,减少14.07万吨,油料4840吨,增加1839吨,蔬菜22.29万吨,增加6.62万吨,瓜类6.34万吨,增加2.81万吨,水果总产6851吨,增加488吨。

林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884公顷。造林质量不断提高,林业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幼林抚育面积9442公顷,成林抚育面积9967公顷。

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一年来师市按照兵团党委提出的“两个增长12%”的目标,加强畜牧业工作,落实领导责任制,制定了大力发展畜牧业的配套措施,积极推广现代养殖新技术,高频繁殖、牲畜改良、提高产量成效显著。年末牲畜存栏和畜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50.47万头(只),增长17.1%,其中猪16.57万头,羊31.99万只,大牲畜1.91万头;肉类总产量20316吨,牛奶21188吨,羊毛1099吨,禽蛋5405吨,分别增长24.7%、4.1%、8.7%、24.9%。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2622吨,比上年增长5.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0.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9%,有大中型拖拉机4560台,小型拖拉机3583台,农用排灌机械1784台,收获机械18869台。农用地膜施用量7106吨,农药施用量938吨,化肥(折纯)施用量51067吨。有效灌溉面积182.41千公顷。团场和农村全年用电量20195万千瓦时。

乡镇企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7%,实现利税6799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在改革中求发展,整体保持增长。1999年,师市党委和市人民政府加大对工业工作的领导,继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狠抓技改、调整结构,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克服了诸多市场不利因素,确保了工业生产的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9.6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完成工业总产值30.49亿元,增长5.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26.41亿元,增长4.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20.26亿元,增长6.5%,重工业10.23亿元,增长4.4%;大中型企业完成15.24亿元,增长1.5%。

产品结构有所调整,产销衔接正常。产销率97.3%,比上年增加3.5个百分点。完成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58.99万吨,增长13.1%,发电量8.39亿千瓦时,增长13%,纱3.4万吨,增长12.2%,布7092万米,增长5.5%,机制糖4.49万吨,增长0.3%,味精5059吨,下降3.1%,酒精6276吨,增长16.8%,蕃茄酱14572吨,下降23%,饮料酒22875吨,增长31%,食用植物油53960吨,增长85.8%,小麦粉5.63万吨,增长5.6%,饲料40334吨,增长15.8%,机制纸及纸板2.83万吨,下降20.7%,塑料制品2.05万吨,下降27.4%,水泥23.4万吨,增长4%。

工业经济效益下降。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5.8%,比上年下降7.5个百分点;全年产品销售收入24.5亿元,增长14.3%;实现利税总额-31万元,减少9641万元,企业亏损加剧,从反映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各项指标看,工业增加值率27.6%,增加2.1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0.01%,下降2.21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2.1%,下降3.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32%,增长36.2个百分点;企业资产负债率73%,下降3.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0.8次,减少0.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3%,下降2.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5393元/人,增加1452元。

]建筑业生产快速发展。1999年,师市建安企业强化成本核算,内抓管理,外拓市场,争创优质工程,强化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市场占有率、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实现增加值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5.8%,房屋竣工面积115.12万平方米,竣工率72.9%,国有独立核算建安企业实现利润209万元,比上年增长52.5%,全员劳动生产率34402元/人,增长8.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基础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1999年,师市投资坚持“保基础、保重点、保投产、保收尾”的原则安排各类项目,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投资效益明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国有、集体、个体、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比例由上年的90.5:0.6:6.8:2.1变化为84.0:0.4:6.4:9.1。按项目种类划分:基本建设投资8亿元,增长56.9%;更新改造投资5.27亿元,下降5.95%;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投资12533万元,增长185.8%。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78亿元,下降30.7%;第二产业投资3.16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投资10.25亿元,增长46.6%,其中:用于商贸交通业投资3.15亿元,增长90.9%,住宅投资5.75亿元,增长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