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三师图木舒克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五、国内贸易、住宿餐饮和物价 批发零售贸易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流通企业在2004年改制的基础上,继续加大“1+8”文件的执行力度。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亿元,同比增长9.9%。商品销售总额17.73亿元,同比增长6.9%;商品年末库存总额6.51亿元,同比增长69.1%,其中: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商品销售总额4.89亿元,同比增长47.9%;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总额12.83亿元,同比下降3.3%;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总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棉麻公司销售收入8.16亿元,同比下降16.7%,销售棉花61983吨,同比减少14237吨;农资公司销售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38.4;销售化肥108238吨,同比增加近3万吨。个体零售贸易业网点2153个,同比增长10.4%。 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为1.15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餐饮业0.95亿元,同比增长26.7%。个体餐饮业网点516个,同比增长13.6%。 根据兵团及喀什地区统计公报,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比上年上涨2.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0.5%。 六、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师市全年进出口总额6258万美元,同比增长154.1%:其中:进口682万美元,同比下降27.5%;出口5576万美元,同比增长266.4%。 七、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师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融资渠道,保证主要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8亿元,同比增长了10.7%。其中:图木舒克市城市建设完成投资1.54亿元。全年新增固定资产9.52亿元,同比增长10.9%。施 工项目87个,其中本年度新开工项目76个。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继续改善,按投资行业分类分别为:农林牧渔业完成2.96亿元,同比下降5.8%;工业和建筑业完成1.01亿元,同比下降15.7%;第三产业完成5.51亿元,同比增长了30.6%。 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主要有:农用机械购置149台部;新挖排水渠道115公里;建成教育用房屋2.8万平方米,医疗用房1.4万平方米。住房24.5万平方米,修筑公路171公里等。 八、保险业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保险业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树立了保险业良好的信誉。全师保险金额982129万元,同比增长39.3%。保险业务收入7759万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农业保险业务收入2064万元;企业财产保险业务收入374万元;人身保险业务收入693万元;货运保险业务收入36万元;家庭财保险业务收入5.5万元;机动车辆保险业务收入459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8.4%、-1.4%、2.1%、283.3%、525%、19.4%。全年共处理各类保险理赔案13857件,同比增长了17.3%,理赔金额3618万元,同比下降了13.5%。综合赔付率为46.6%。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学年初全师在校学生数为4.89万人,同比持平。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0.57万人,同比增长9.6%;初中在校生1.53万人,同比下降4.4%;小学在校生2.79万人,同比增长0.4%。2006年,师中学高考录取率达到96%,同比上升了1.1个百分点。2006党校举办主体培训班5期,培训人员220人;现有函授学历班16个380人;电大45个班677人;农广校8个班284人。 科学技术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师市积极争取到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一巴旦杏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项目,兵团人才引智项目“优质巴旦杏引种与栽培管理”,兵团科技项目。巴旦杏高效技术示范”、“石榴干酒的研制”等8个项目。下达科技计划62项,课题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特色林果业、节水农业、工业、医疗卫生等行业。表彰奖励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1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效果显著,棉花精置播种、棉花设施滴罐、杂交棉花高产栽培、新植果园节水增效等新技术应用成效明显。继续加强了与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塔里木大学科技合作与交流。“师市科技之冬”共举办培训班234期,培训人员3.6万余人次,加大了科普宣传的范围和力度。师市现有科研机构18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02人,全年R&D经费支出168.2万元。全师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947人,其中:高级职称181人,中级1268人。师市科技工作得到了兵团的充分肯定,梁虹蔚等8人次获兵团科技行业的表彰奖励。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师市有文化经营场所近302个,建成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51个。书籍总量26万册。拥有调频广播台(站)17座,电视转播台10座,有线电视台(站)15座。全师广播覆盖率99.71%,电视覆盖率92.47%,有限电视覆盖面55%。历史文化研究会和历史文物管理所进行历史文化普查和文物征集活动。征集文物296件,接待参观客人5000多人。组建了西域屯垦历史研究中心。全年《叶尔羌报》出版汉文154期,发行89.32万份;维文52期,发行18.04万份。师文工团完成“图木舒克市歌舞团”的更名工作。全年演出109场次,观众18万人次。参加兵团文艺汇演,获创作奖4个,优秀演员奖76个。积极开展文化下乡工作,深入到农牧团场演出36次,观众3万余人。 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新成绩。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正在全面铺开。师市有非盈利性医疗机构247个,其中综合医院18个,独立营级单位卫生所5个,连队卫生室223个;盈利性医疗机构31个;疾病控制机构14个。拥有病床986张,卫生技术人员1228名,其中医生420名。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为533/10万,同比增长了22.1%。全师人均预期寿命73.4岁。 十、人口就业和人民生活 2006年,师市年末总人口19.98万人,同比增长了1.6%,总人口中:男性10.68万人,女性9.3万人、分别占总人口比例为53.5%和46.5%;汉族9.75万人,维吾尔族10.02万人,其他民族人数0.21万人。分别占总人口比例为48.8%、50.1%、1.1%;农业人口14.42万人,占总人口的72.2%。2006年,出生人口0.16万人,出生率8.2‰。死亡人口0.07万人,死亡率为3.4‰,人口自然增长率4.8‰,同比上升0.4‰)全师总户数5.24万户,平均每户3.8人。 职工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年末全师职工人数3.76万人,同比增长0.5%。全师职工工资总额5.71亿元,职工平均工资14155元/人,同比增长12.5%。师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9781元,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4781元,人均收入6069元/人,同比增长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