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一师阿拉尔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目前师市工业企业中有19个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7亿元,占全部工业的63%,增长18.3%。其中:亏损企业5家,亏损面26.3%,完成利润总额盈亏相抵后盈利4.2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6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4万元,年末产成品资金占用1.28亿元,占存货的43.1%;应收帐款净额17.8亿元,占流动资产的20.3%,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两项资金占用合计1.35亿元,占流动资金平均余额的15.2%。 建筑业施工不足,全年生产持续低速增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1%,完成施工企业建筑业总产值10.7亿元,增长0.9%,竣工产值9.5亿元,下降22.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39亿元,增长14.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3万平方米,下降18.4%,本年新开工面积65万平方米,下降23.5%;竣工面积69万平方米,下降15.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2705万元,增长16.7%;上缴税金2019万元,增长11%。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按构成分:建筑工程投资14.1亿元,增长9.3%,安装工程投资8372万元,下降9.3%,设备工器具购置6.7亿元,增长33.2%,投资构成以建筑工程为主,占总投资的62.4%;按工程用途分: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5.3亿元,增长17.9%,用于工业、建筑业生产6.1亿元,增长17.5%,用于商业生产4.5亿元,增长27.2%,用于居民住宅2.5亿元,下降25%,工程用途主要以一产、二产为主,分别占总投资的23.5%和27%;按资金来源分:国家预算内资金3.6亿元,增长11.8%,国内贷款2.6亿元,下降6.2%,利用外资1.05亿元,增长2.2倍,自筹资金10.6亿元,增长7.6%,其他资金4.2亿元,增长43.8%,投资资金来源渠道集中在单位自筹、其它资金和国家预算,分别占总投资的46.9%、18.6%和15.3%。阿拉尔市1号工业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2号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零”的突破;新农5万吨棉浆粕项目的设计、施工同步进行;2×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正在核准,建设前期工作准备就绪;飞龙5万锭纺织厂按期投产,树立了“亲商、惠商、安商”的典范;阿拉尔“天山雪”米加工厂入住园区,成为师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新亮点;阿拉尔自来水厂二期扩建、城市绿化等一批“民心工程”的顺利实施,树立了政府良好形象。围绕城市产业发展“五大定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招商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师市领导带队组团外出招商13次,明确协议资金7.81亿元,落实引资项目12个,落实项目投资总额3.64亿元。 全年投资中,生产性建设投资15.8亿元,增长13.9%,占总投资的69.9%,非生产性建设投资6.8元,增长15.5%,占总投资的30.1%。生产性建设投资中,工业建设6.1亿元,增长17.9%,农业建设5.2亿元,增长16.8%,交通(公路)建设3.9亿元,增长1.1倍,商贸建设5123万元,下降68.1%;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中,住宅建设2.5亿元,下降23.1%,其中:经济适用房2895万元,下降63%,教育、文化建设1.1亿元,增长38.3%,卫生建设4062万元,增长11.2%,科研建设117万元,下降89.9%。 房地产业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呈现出房地产投资各月持续下降,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月降低。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737万元,同比下降79.2%,其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去年的18.8%骤降到3.4%。从其构成上看,占房地产投资75%的建筑工程投资仅完成5827万元,下降82.6%;分用途看,办公楼下降的幅度最大,经济适用房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全年商品住宅完成开发投资5334万元,下降63.3%,其中,经济适用房完成开发投资1369万元,在去年负增长33.7%的情况下,再次负增长82.5%,全年没有进行办公楼的开发投资。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引发需求旺盛,房价上涨,全年完成商品房竣工面积20.2万平方米,虽然下降20.2%,但竣工房屋价值实现3.05亿元,比去年增长18.7%,房价增长了48%。完成销售面积15万平方米,增长28.2%,房屋产销率(销售面积/竣工面积)为74.2%,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实现房屋销售额2.5亿元,增长1.5倍。 五、公路运输业 2005年底,师市拥有民用汽车3043辆,比上年增长9%。其中:载客汽车2128辆,增长19.8%;载货汽车800辆,下降7.3%。客运量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货运量显得不足,公路运输业全年完成客运量358万人,增长51.7%,客运周转量32204万人公里,增长67.8%;货运量328万吨,下降12.8%;货物周转量29525万吨公里,下降24.9%,全年营运收入1.6亿元,增长13.7%;个体运输户纯收入4608万元,增长15.8%。 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批发零售市场依托阿拉尔城市建设的发展,落实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和营销规划,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全师已建商业网点157个,建成团场16家连锁“农家店”,加快大宗农副产品和活畜交易市场建设,刺激市场消费需求,推动了商品贸易的高速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餐饮业零售额1亿元,增长9%,其他行业零售额332万元,下降5.1%;全年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1.7亿元,增长45.5%,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总额35.7亿元,增长54%,国有经济商品销售总额36.1亿元,增长60.6%,个体经济商品销售总额5.6亿元,下降9.6%。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销售棉花21万吨,增长85.6%,销售化肥17.8万吨,增长6.3%,销售农药2588吨,增长1.1倍,销售农膜3971吨,增长46.3%。进出口贸易由单一产品向纺织机械、棉纱、活畜、果品、医疗器械、农业机械、劳务输出为主的多元结构发展,全年进出口贸易额16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9倍,其中:出口总额58万美元,下降67%,进口总额1596万美元,增长24.7倍。 七、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 2005年师市年末总人口28.7万人,较去年年末增加4000人,增长1.4%,全年出生人口1616人,较上年增加252人,增长18.5%,出生率5.6‰,较上年提高0.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042人,较上年增加24人,增长2.4%,死亡率3.6‰,与上年基本持平;人口自然增长率2‰,较上年提高0.77个千分点。今年不断完善社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再就业培训1282人,有3268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发放低保金和临时救济金622.47万元;办理老年优待(优惠)证12771件。年末从业人员人数11.1万人,较上年增长1.1%,其中:在岗职工人数7.8万人,较上年增长0.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突破15000元大关,实现15033元/人,较上年增长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