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五师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单 位 2005年产量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时 22169 8.1 水 泥 吨 129000 -3 棉 纱 吨 4150 111.7 食用植物油 吨 19097 -2.6 小 麦 粉 吨 7457 -22.3 农用薄膜 吨 4235 -0.5 塑料制管子及附件 吨 2444 -21.5 白 酒(折65度) 千升 282 58.4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师民用汽车拥有量1531辆。全年完成货运量65.2万吨,客运量143.8万人,货物周转量8840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9174万人公里,分别比去年增长8.7%、2%、0.2%、7.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适度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7251万元,增长2.2%。在投资总额中,其中:一产投资11458万元,下降20.4%;二产投资9498万元,增长96.2%;三产投资15473万元,增长4.4%。一、二、三产投资分别占投资总额的24%、20%、33%。在投资总额中,国有单位完成投资44900万元,增长0.2%。主要投资方向为危旧房改造、职工住宅建设、农业喷滴灌节水工程和团场道路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有:住宅建设投资完成10822万元,住宅竣工面积14.47万平方米,其中:农牧团场危旧住房改造投资5766万元,新增1596户,新增住宅面积9万平方米。新建通连及连内道路投资7500多万元,新增改建公路里程300多公里。小城镇建设投资完成2907万元,使团场面貌焕然一新,交通便捷。农业喷滴灌节水工程投资4002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万余亩。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投资4700万元,新增供热能力热水:2×46兆瓦/小时。图木舒克食用油加工项目建设投资3105万元,新增年生产能力精炼食用油2万吨。团场和师部地区中学、民族中学的学校教学楼及相关配套设施投资1867万元,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高。 本年主要新增生产能力:更新大中型拖拉机95台,3952千瓦;小四轮拖拉机62台,517千瓦;机引农机具105部;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608公顷;新增医院病床80个,新建住房面积14.5万平方米。 2005年建筑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共完成建筑产值25338万元,比去年增长7.5%。独立核算单位完成10908万元,产业活动单位完成14430万元。全年完成房屋施工面积24.8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86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6.3%和10.6%。 五、国内贸易、外贸和旅游 2005年,批发零售贸易流通企业稳步发展,商品销售因主导农产品增产丰收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商品销售总额大幅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消费品货源充足,市场繁荣,人们生活消费质量不断提高。全师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6831万元,增长14.9%。全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商品批发12.1亿元,增长21.2%,占销售总额的81.9%。限额以上企业销售10.8亿元,同比增长29.7 %。个体销售2.68亿元。全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亿元,增长11.5%。其中:市的零售额1.7亿元,增长9.8%,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64亿元,增长13.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2.68亿元, 比去年增长8%;餐饮业零售0.5亿元,增长9.7%。 2005年,外贸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师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3%,其中:出口0.45亿美元,进口2.02亿美元。 旅游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艾比湖大酒店、赛里木大酒店、亚欧大酒店等星际旅游饭店和旅游公司整体效益逐步提高。年内旅游总收入190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9.3%。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640人天次,增长37.5%。 六、科学技术 2005年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加大。师本级投入科技经费40万元,下达科研项目35个,重点推广项目9个,通过这些项目的顺利执行,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棉花总产首次突破130万担大关。小麦最高单产687公斤(84团5连桑君艳),制种玉米最高单产702公斤(84团3连陈金光),分别刷新了师高产纪录。承担兵团科技项目8个,争取资金55万元,项目和资金都为历年来最多一年。《农业高效用水智能化》和《红地球葡萄脱毒试管苗快繁》两个项目获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师组织召开了农林牧三个技术研讨会,73篇论文分获论文一、二、三等奖,并编辑《农五师科技》三期2400册。“绿证”学员达到2140人(占兵团“绿证”学员四分之一),师拨专款8万元,编辑一套“绿色证书”培训教材。86、83、90、87、81、89、84七个团场通过科技部2003-2004年度科技进步考核。其中:86、83两个团场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区)称号,杜平、赵学京、尤义伟、麻林四人获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科技活动周期间,组织宣讲团深入6个团场为5000多名中学生进行了32场次宣讲。在兵团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48件作品获奖,获奖数量名列第一。在全国第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90团的科幻画《草原上新交通》和86团的科幻画《农用卫星助我家》分获二、三等奖,89团的科技创新项目《方便穿针引线盒》获三等奖,86团中学获大赛优秀组织奖。在首届兵团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我师代表队获团体第四名。成功召开了兵地科技工作座谈会。“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被兵团科协评为先进单位。八十九团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八十三团获兵团1998-2004年度科普工作先进单位,李新福、马锦秀、芦新发三人获兵团1998-2004年度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农五师科技局获兵团科技信息先进单位,李新福、吴涛、吴建华三位同志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胡正彬、苏怡莤、马锦秀、马海英、盛海珍、赵义、胡小平、刘新玲、杨治明、曹阳十位同志获师“十佳科技工作者”称号。电力总公司发电公司生技办QC小组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油化厂二分厂浸出车间QC小组、预处理车间QC小组和89团综合加工厂QC小组分获自治区、兵团“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电力总公司发电公司生技办QC小组、博赛建材公司三车间QC小组和油化厂成品车间QC小组分获兵团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一、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