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兵团调查总队 (2007年3月) 2006年是实施 “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兵团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兵团党委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构建和谐兵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 合 全年实现兵团生产总值380.16亿元(见图一),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32亿元,增长11.4%;第二产业增加值99.42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2 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7%、32.1%和3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0:25:35调整为39:26:35。人均生产总值14766元,比上年增长12.2%。 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均在景气区间运行。一至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2.5、128.9、124.1和124.9;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15.4、127.2、133.1和126.6。 2006年,兵团党委以减轻职工负担为切入点,加大了团场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并出台了“1+3”文件补充意见,明确团场和职工两个主体地位;团场机关在职人员减少26.9%,团场全部实行预算管理;团场承包职工除自身受益的社会保障“五项统筹”费用外,土地承包费平均每亩减少22.07元,完成了年初确定的10%的减负目标。认真落实“1+8”文件,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动建材、制糖、油脂等行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6户企业争取和利用国家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相关政策,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列入国家四年总体规划的11户企业破产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加快进行。天业节水和天康生物先后在香港创业板和深圳中小板顺利上市,分别募资2.39亿港元和1.74亿人民币,新中基完成定向增发募资3.87亿人民币,共募集资金8.00亿人民币。兵团上市公司已达13家,其中A股12家,H股1家。兵团、师国资委监管企业改制面80%(含兵团、师国资委监管的国资公司所属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安置富余人员1771人。享受税收减免653万元。 兵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净额5.02亿元,比上年减少1.22亿元。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见表一)。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4.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工业总量小,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有限,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投融资渠道单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基础性条件相对滞后。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08.12亿元,增长12.7%。农作物播种面积99.77万公顷(1496.60万亩),比上年增长1.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2.05万公顷(330.80万亩),下降3.3%;棉花种植面积48.80万公顷(732.02万亩),增长3.4%;油料种植面积3.56万公顷(53.36万亩),下降23.5%;甜菜种植面积2.82万公顷(42.24万亩),增长37.1%。粮食、棉花、甜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棉花产量突破百万吨,达到110.82万吨(见图二)。 年末牲畜存栏840.4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7.3%。肉类、羊毛、牛奶、禽蛋等主要产品产量全面增长(见表二) 全年水产品产量2.08万吨,增长4.1%。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0.60万千瓦,增长8.5%。大中型农用拖拉机2.31万台,增长9.0%;小型拖拉机3.60万台,增长4.9%;农用排灌机械2.22万台,增长7.2%;农场用电量18.47亿千瓦时,增长15.4%。年末有效灌溉面积99.17万公顷(1487.50万亩),下降0.3%。 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30.45亿元,比上年增加8.11亿元。现有水库117座,总库容32.11亿立方米;机电井11302眼,比上年增加509眼,机电井可供水能力15.71亿立方米,全年实际供水14.29亿立方米;修建引水闸109座;堤防建设长度2190千米;水利工程可供水能力142.51亿立方米,全年实际供水量125.5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121.20亿立方米;万亩以上灌区83处,万亩以上灌区输水干、支、斗渠总长43036千米,其中已防渗23915千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完成工业总产值216.40亿元,增长17.8%。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轻工业,轻重工比例48: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54亿元,增长24.6%(见表三),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45.15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8.3%。 全兵团27个工业大行业中,有16个行业生产增长。其中,塑料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5.1%,纺织业增长36.8%,食品制造业增长22.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1.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2%。工业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见表四)。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7.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创造利税18.39亿元,增长92.2%,其中利润10.26亿元,增长2.8倍。工业综合效益指数137.7%,比上年提高39.5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0.0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111.67亿元,增长13.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4.36亿元,增长14.0%。全年投标承包工程面积564.58万平方米,下降20.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31.79万平方米,下降7.6%。本年新开工面积575.68万平方米,下降6.8%;竣工面积538.48万平方米,下降8.8%。全部职工技术装备率6981元/人;劳动生产率100390元/人,增长11.9%;动力装备率4.34千瓦/人。建筑施工法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5亿元,比上年增长43.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见表五)。建设规模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5.32亿元,占投资总额36.2%。 房地产开发投资5.24亿元,比上年下降17.5%。商品房销售面积47.22万平方米,增长15.9%,其中,住宅40.91万平方米,增长17.0%。商品房空置面积32.77万平方米,下降25.6%。商品房销售额8.72亿元,下降21.1%。 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2亿元;新建公路131公里,改扩建公路2663公里,新建货、客运站点72个。其中建设垦区主干线332公里,团场干线446公里,通营公路766公里,通连公路1250公里。截至年末,兵团公路通车里程24713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