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2010-01-20 兵团统计局

三、工业和建筑业

以产权制度改革和建立出资人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企业资产重组,调整产品结构,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完成工业总产值114.01亿元,增长10.2%,其中轻工业72.41亿元,增长13.5%,重工业41.60亿元,增长4.8%;国有经济67.82亿元,增长4.1%,集体经济3.76亿元,增长26.1%,个体经济8.96亿元,增长12.0%,其他经济33.47亿元,增长21.2%。

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减情况:原煤371.22万吨,比上年增长10.2%;发电量19.19亿千瓦时,增长6.9%;小麦粉29.10万吨,增长32.5%;食用植物油15.71万吨,下降2.3%;机制糖13.54万吨,增长1.5%;配混合饲料27.35万吨,下降2.9%;番茄酱20.93万吨,增长1.58倍;饮料酒5.33万吨,下降0.7%;葡萄酒0.82万吨,增长20.5%;液体乳1.14万吨,增长58.5%;皮棉80.78万吨,增长34.2%;纱10.64万吨,下降1.7%;布0.89亿米,下降26.2%;服装395.77万件,增长14.1%;毛线60吨,下降61.0%;纸浆3.91万吨,增长21.8%;机制纸及纸板5.66万吨,增长23.6%;焦炭17.41万吨,增长15.7%;农用化学肥料1.92万吨,下降25.7%;中成药1340吨,增长34.8%;塑料制品8.47万吨,下降22.0%;农用薄膜3.60万吨,下降34.8%;水泥228.23万吨,增长17.4%;砖16.13亿块,下降10.9%。

全年工业法人单位和工业产业活动单位实现销售产值99.91亿元,比上年增长7.5%,产销率95.4%,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1.00%,比上年提高2.01个百分点。在考核的7项经济效益指标中,全员劳动生产率23077元/人,产品销售率96.01%,总资产贡献率4.13%,资产保值增值率131.10%,资产负债率65.45%,流动资产周转率0.8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97%。全兵团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88家,亏损面36.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净盈利1.50亿元,比上年增加盈利0.02亿元。大中型工业企业整体盈利,亏损20家,盈亏相抵后净盈利0.75亿元,比上年减少盈利0.49亿元。产品销售增长,两项资金占用上升。全兵团工业产品销售收入76.48亿元,增长14.8%;年末产成品资金占用15.03亿元,增长5.9%;应收账款净额19.93亿元,增长34.9%;两项资金合计34.96亿元,增长20.7%,占流动资金平均余额的37.6%。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4.0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建筑业施工产值73.30亿元,增长10.0%,其中独立核算单位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52.80亿元,增长34.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71.64万平方米,下降13.6%。本年新开工面积477.0万平方米,下降18.4%。竣工面积461.86万平方米,下降17.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09.54万平方米,下降22.3%。技术装备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又上新台阶。全部职工技术装备率5475元/人,增长18.4%,劳动生产率63906元/人,增长14.5%。全年投标承包工程个数2107个,比上年增长1.6%,投标承包工程面积454.3万平方米,下降9.2%,按个数计算,投标承包率49.4%,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按面积计算,投标承包率67.6%,与上年基本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8.72亿元,增长26.5%;更新改造投资24.54亿元,增长2.7%;房地产投资5.50亿元,增长6.8%。总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82.35亿元,增长12.4%;集体经济投资0.02亿元,下降78.0%;个体经济投资6.20亿元,增长101.2%;其他各种经济类型投资16.04亿元,增长45.6%。

全年公路建设投资14.03亿元,比上年增长61.3%;农电网改造投资7.32亿元,增长38.1%;农田水利建设投资12.57亿元,增长22%;教育、文化、卫生建设投资3.5亿元,增长20.7%;商贸建设投资2.87亿元,下降25.3%,住宅建设投资19.05亿元,下降23.5%。

国家投资力度加大,企业自筹资金仍然是投资的主力,利用外资回升。全年建设资金总额104.32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25.73亿元,占全部资金的24.7%;国内贷款12.74亿元,占全部资金的12.2%;利用外资0.83亿元;自筹资金43.77亿元,占全部资金的41.96%;其他资金19.87亿元,占全部资金的19.0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推广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第一产业投入2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第二产业投入27.92亿元,增长49.8%;第三产业投入52.70亿元,增长10.9%。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4.4:21.3:54.3调整为22.9:26.7:50.4。

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配套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塔里木河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人畜饮水、一、二期农电网改造建设工程、扶贫团场公路、垦区主干道、通县(团场)公路、国储粮库、高校扩招、西部教育、旅游、中小学危房改造、血站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公检法司监、社会事业项目等一批国债项目进展顺利,基本都在年底建成(除农网二期工程外),新增了一批生产能力和效益。其中节水3.8亿立方米,新挖灌排渠2276千米,渠道防渗1455千米,高低压线路3948千米。通过对食品、纺织、建材、节水器材等支柱行业的整合,形成了以伊力特、新天为龙头的酒业集团、以中基为龙头的番茄制品集团、以天康生物、农垦乳业、香巴拉和新鹿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集团,以芳婷、青牛为龙头的棉纺织集团,以青松建化、南岗建材为龙头的水泥建材集团和以天业为龙头的节水器材集团。新中基引进6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番茄制品生产线,生产能力达18万吨。天润年产30吨牛初乳素项目建成投产,填补了西北地区空白。银河、奎棉、昌恒压改重组棉纺项目,新增棉纺5.7万锭;新农开发收购改造年产1万吨棉浆粕厂,当年投产见效。中基红色产业科技园区、哈密铜镍矿、天业2.5万吨聚氯乙烯等工程建设年内陆续投产见效,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建设有了新突破,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3个城市批准挂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原煤开采28.5万吨/年、铜采矿150万吨/年、石棉选矿13万吨/年、水泥7万吨/年、发电机组容量6220千瓦、输电线路4142千米、电话线路27千米、医院319个床位/1.72万平方米、各类学校40982个学生席位/13.4万平方米、公路1977千米。

五、公路运输业

全年完成客运量6302.8万人,比上年增长6.2%,旅客周转量28.2亿人公里,增长3.5%;货运量7229.1万吨,增长53.3%,货物周转量33.3亿吨公里,增长4.1%。拥有民用汽车37186辆,增长6.2%。其中载客汽车16968辆,增长14.6%;载货汽车19059辆,增长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