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哈密地区统计局

按区域统计口径统计,2002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40.1%。

地区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年初确定的64个重点项目大部分进展顺利,特别是控制性水利工程乌沟水库、粤海水库、榆树沟水库的投入运行,土屋铜矿风险勘探及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的积极推进,天光发电公司5号机组的建成投入运行,哈—巴、口—伊等道路及巴—木公路建设的顺利实施,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有效拉动了地区的经济增长。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加快改革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输和通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手段和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各种交通工具完成货物周转量201.18亿吨公里,增长5.5%;其中铁路完成196.49亿吨公里,增长5.6%;公路完成4.69亿吨公里,增长0.7%。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45.32亿人公里。下降2.5%,其中铁路42.52亿人公里,下降2.8%;公路2.8亿人公里,增长2.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8亿元,比上年增长41.22%。年末交换机装机总容量达17.37万门,全地区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3.8万户。比上年增长44.3%。平均每千人拥有电话268部,比上年增加78部。移动电话规模不断扩大,平均签约用户达4.06万户,比上年增长1倍。计算机互联网络发展有新进展,全地区拥有互联网注册用户10473户,比上年增长176.7%。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市场物价

2002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全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13.36亿元,比上年增长7.5%,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92%。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市场逐步活跃,农村市场仍较低迷。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61亿元,增长8.23%,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为94.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0.75亿元,下降2.9%,占整个市场份额的5.6%。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销售额增长8.55%,餐饮业销售额增长18.6%;其他行业下降2.13%。

2002年,地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加“乌洽会”、“西洽会”等大型经贸活动,成功举办广东项目推介会,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59万美元,其中进口37万美元,出口522万美元,共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协议)和购销贸易合同总金额达17.14亿元,履约率75%以上。

市场物价持续低位徘徊。2002年我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1.3个百分点,农产品成交价格指数下降3.8个百分点。

七、科学技术与教育

2002年,地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哈”战略的实施力度,通过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使全社会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明显提高。2002年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894人,增长1.5%。全地区拥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3个,民营科技企业15家,从业人员226人。全地区投入科技三项经费288万元,其中地区50万元,哈密市178万元,巴里坤、伊吾各30万元。全年申报科技项目10项,其中“哈密地区乳制品系列产品深加工生产”被列为自治区科技兴新项目。“哈密石材矿山新模式建矿技术创新工程”被列为自治区火炬计划。全年受理专利25项。科技知识进一步得到普及与应用,并且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各级各类教育获得较大发展,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2002年全地区拥有各类学校347所,其中:成人高等教育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普通中学51所,普通小学73所。在校生达10.7万人,比上年下降8.9%。全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初中毕业升学率为54.8%。

中小学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2002年末,各类学校专业教师5956人。普通中学平均每个教师负担学生12.31人,普通小学平均每个教师负担学生9.61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增长。2002年地区财政收入达21840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5.6%,其中工商税收17340万元,增长10.2%;全年完成财政支出62289万元,同比增长18.8%,其中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20045万元,增长21.0%;行政经费10230万元,增长22.4%。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77.58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4.39亿元,下降0.4%,城乡居民存款余额49.38亿元,增长13.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8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短期贷款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8.5%;中长期贷款1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7%。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2002年全地区保险收入13591.9万元,比上年增长64.7%,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150万元,增长11.2%,支付赔款1131万元,下降20.9%;人寿保险收入11441.8万元,增长81%,累计支付赔款302.4万元,增长31.8%。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地区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公共图书馆2个,文物事业机构3个,全地区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5%。积极组织参加新世纪自治区首届专业文艺调演和农牧区文艺调演等活动,均取得了圆满成功,极大地提高了哈密地区的知名度。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地区共有卫生机构83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58个,拥有病床252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330人,其中医生143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2.75个医生。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在自治区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取得了4金7银3铜的佳绩,团体成绩较上届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在过去的一年里,地区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增强了各族群众的体质,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

十、人口

2002年,全地区出生人口5115人,人口出生率为9.92‰;死亡人口1610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比上年下降了0.64个千分点。年末全地区总人口达51.97万人,比上年增长1.6%,其中:非农业人口26.34万人,农业人口25.63万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6.19万人,占总人口的31.16%,汉族人口35.78万人,占总人口的68.84%。年末总户数达16.04万户,户均3.24人。

十一、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年末全地区职工总数为57825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69630万元,职工平均工资12044元,比上年增长9.03%,考虑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2143元,比上年增长10.7%。住房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19平方米,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城市基础设施及环境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