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克拉玛依市统计局

五、邮电和旅游

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168.6万元,比上年增长0.8%。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2313.4万元,比上年增长32.0%;移动业务总量74621万元,比上年增长22.8%。

主要邮政、电信业务量完成情况:

国内函件 万件 68 -38.3

包裹 万件 6.9 11.1

特快专递 万件 13.2 11.6

长途电话 万次 2499.6 44.8

邮政储蓄 万元 73957 -4.3

旅游经济运行呈现增长快、效益好、行业稳、带动大的良好态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年末我市有星级饭店19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9家、二星级6家),旅行社14家,旅游纪念品开发公司13家,旅游企业发展到155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213人,比上年增长21%;全年接待游客67.6万人次,增长36%;旅游业收入4.96亿元,比上年增长41%。

加快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启动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接待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投资400万元,建成新疆野生动物标本馆,共展出120多具珍贵的野生动物标本,进一步丰富了世界魔鬼城景区游览项目。石油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工作正式启动。大力开发“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推进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我市居民购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带动我市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购销两旺、繁荣有序的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商品零售额1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商品零售额4.24亿元,增长9.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创近十年来最大涨幅。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6.1%。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引发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从分类消费品价格指数看,食品类价格涨幅最大,比上年上升13.5%,推动物价指数上升4.34个百分点。肉类价格比上年大幅上涨是拉动食品类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比上年上升28.0%。涨幅仅次于食品的是衣着类,同比上升5.3%,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76个百分点。烟酒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医疗保健类、交通通讯类、文娱用品类和居住类价格微涨,分别比上年上升2.2%、0.8%、1.9%、1.7%、1.6%和2.4%。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5.5%。

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涨幅如下:

项 目 与2006年相比涨幅%

食品 13.5

其中:粮食 11.2

肉禽 22.2

蛋类 23.2

水产品 6.7

菜 9.6

烟酒类 2.2

衣着类 5.3

家庭设备及用品 0.8

医疗保健 1.9

交通和通讯工具 1.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1.6

居住 2.4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地方财政各项收入38.98亿元,比上年增长30.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5亿元,比上年增收7.7亿元,增长26.7%。其中:增值税增长12.4%,营业税增长44.4%,企业所得税下降26.7%,个人所得税增长76.8%。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支出重点向民生倾斜。加大对社保、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工程的支出。地方财政各项支出45.11亿元,增长27.6%。其中:教育支出9.1亿元,增长23.5%;医疗卫生支出2.86亿元,增长1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7亿元,同比增长11.9%;文化体育与传媒2.17亿元,同比增长96.4%。。

金融保持了稳步健康的发展态势。存款总量保持稳定增长,贷款总量保持低位徘徊,存贷差持续增大,现金投放正常。年末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5.9亿元,比年初增加13.2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49.81亿元,比年初增加2.3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8.42亿元,比年初增加0.0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0.83亿元,比年初增加2.97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76406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财产险收入21393万元,寿险收入55013万元。赔款金额13589万元,增长43.6%。

八、教育、科技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市局共有大中专院校2所,聋哑学校1所,普通中学21所,普通小学32所,幼儿园27所。

师生分布情况如下:(单位:人)

大中专 普通中学 普通小学 幼儿园

在校生 6425  23932  26451  6307

毕业生 2391  7038  4164  2101

招生 2086  8450  4387  1912

教职工 879  2461  2104  930

教师 471  1982  1839  340

小学生合格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100%,毕业合格率为98%,高中入学率为80%,毕业会考合格率92%。高校招生考试取得好成绩。我市普通高考民汉综合上线率为86.95%,综合录取率为82.0%,高于自治区平均录取率。教师学历合格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教育普及率等教育教学指标,都名列全疆各地、州(市)前茅。

在全市中小学中,已有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2所,自治区级“德育示范学校”3所,自治区级“德育达标学校”2所。市级示范学校4所、规范化学校10所、一类学校30所。市级一类及以上的中小学占中小学总数的94.6%。在全市23所幼儿园中,已有市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规范化幼儿园9所、一类幼儿园8所。市级一类及以上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86%。

职工学历教育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参加成人自学考试的考生1794人,有72人取得了自考毕业证。

科技兴市工作继续深入,科技管理和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科技实力持续增强。以全疆第一的高分通过科技进步考核,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成为新疆地州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高新技术产品70个。民营科技事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74家,资产总额达15亿元,总收入13亿元。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3项。专利申请受理170项,专利申请授权141项。

九、环保、安全

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城市声环境总体良好;辐射环境质量良好;生态环境通体保持稳定,局部区域得到改善;固体废弃物处理水平不断提高。

全年达到国家级Ⅰ、Ⅱ级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9.5%,其中Ⅰ级天数占全年天数的22.47%,Ⅱ级天数占全年天数的76.99%,Ⅲ级及以上天数占全年天数的0.54%。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白杨河地表水和百口泉地下水的水质良好,所有监测项目均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其中绝大部分指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3.2分贝,达标率为100%;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5.8分贝,达标率为98%;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