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建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市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建设跨上了新台阶,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据测算,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是1995年以来我市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增幅高于上年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118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231亿元,增长13%。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33.3%和65.3%。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第—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3%;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7%;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 宏观经济继续在景气区间内平稳运行。市企业调查队监测调查显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企业经营者信心指数为113.7,比上年上升10.2点;反映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指数为110,上升9.24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7%。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32亿元,增长15.66%;林业总产值0.26亿元,增长35.97%;牧业总产值3.65亿元,增长22.82%;渔业总产值0.2亿元,增长5.64%。 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改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得到有效调整。全年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41.9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35%,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4.45千公顷,下降17.4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7.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1.15%。粮经作物的比例已由上年的5比5调整为4比6。全年粮食产量6.72万吨,下降11.23%;蔬菜产量(含薯类)73.53万吨,增长30.85%。畜牧业持续发展。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65.2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8.57%;肉类总产量1.97万吨,下降1.99%;牛奶产量2.98万吨,增长18.48%;禽蛋产量0.43万吨,下降7.61%。全年水产品产量0.31万吨,增长10.83%。 农村电气化、化学化水平提高,但机械化水平有所下降。2002年农村用电量1.31亿千瓦小时,增长49.74%;化肥施用量(折纯)0.81万吨,增长12.09%;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6.59万千瓦,下降22.95%;大中型拖拉机588台,下降2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06亿元,比上年增长7.4%;完成工业增力口值81亿元,同比增长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完成总产值42亿元,下降0.9%;重工业完成总产值232亿元,增长14.3%。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19亿元,下降8.7%;集体企业完成总产值3.31亿元,下降23.9%;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总产值76.48亿元,下降17%;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总产值138.14亿元,增长50%;私营企业完成总产值9.86亿元,增长1.09倍;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总产值8.84亿元,增长38.7%。 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702万吨,增长5.25%;水泥产量254万吨,下降11.81%;发电量72亿千瓦时,增长11.98%;成品钢材170万吨,增长28.79%;家具141万件,增长30.56%;农用化肥63万吨,增长1.61%;汽油产量73万吨,增长1.39%。 产销衔接情况良好。截至2002年末,工业产品销售率达100.33%,其中重工业产销率为100.06%,轻工业产销率为101.84%。 工业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保持较好水平。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3.33%,比上年增长0.98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7.96%,资产保值增值率110.06%,资产负债率58.67%,流动资产周转率1.6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56%,全员劳动生产率3.51万元/人。实现利润总额14.4亿元,增长5.1%;亏损企业亏损额9.04亿元,下降13.03%。 2002年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1%;施工房屋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增长2.59%;房屋竣工面积61万平方米,增长1.67%。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56.3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89.9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85%。其中,铁路138.9亿吨公里,增长3.27%;公路50.19亿吨公里,增长27.58%;民航0.82亿吨公里,增长30.16%。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旅客周转量91.88亿人公里,增长4.49%。其中,铁路35.64亿人公里,下降1.79%;公路17.08亿人公里,增长4.85%;民航39.16亿人公里,增长10.8%。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2002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36.9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3万户(含小灵通用户),比上年增长34.9%。移动电话用户大幅增加,年末移动电话用户已达98万户,比上年增长42.4%。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22亿元,比上年增长6.86%。基本建设投资增势强劲,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2002年基本建设完成投资71.31亿元,增长36.22%;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4.29亿元,下降4.3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9.98亿元,下降18.3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79.4亿元,增长6.39%;非国有经济投资70.82亿元,增长7.4%。 重点项目建设中,市排水管网工程、管道天然气入户工程、石仁子沟水库、西山垃圾卫生填埋场等投产项目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苇湖梁热电联产热网工程、雅山污水处理工程、水区污水处理工程、头区污水处理工程、乌鲁木齐外环路18、19标段、红山体育馆、红山大型超市主体工程、市十九中教学楼等项目均已完工。上述重点项目新增生产能力:日处理污水16.6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430万平方米、改造排水管网36公里、管道天然气累计通气20万户、垃圾填埋库容1000万立方米、水库库容190万立方米。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分城乡看,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6亿元,增长13.89%;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4亿元,下降4.8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18.44亿元,增长14.2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86亿元,增长28.01%,其他行业零售额15.75亿元,下降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