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市场物价仍在低位运行。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5%。在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中:食品类价格下降3.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1.1%;衣着类价格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2.3%;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2.4%;居住类价格上涨2.2%。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稳步增长,进口大幅度减少。据海关统计,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受传统大宗商品与特色商品增长加快的影响,出口大幅增长,全年实现出口总值4.9亿美元, 增长12.89%;进口总值1.5亿美元,下降24%。 旅游业快速发展。据旅游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全年接待旅游者5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实现旅游及购物总收入48亿元,增长12.7%。其中,接待国际旅游者10.27万人,下降10.8%;实现国际旅游及购物总收入2.4亿元,下降6.36%。 八、财政、金融 财政形势良好。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0.1亿元,增长15.13%;地方财政支出36.2亿元,增长29.53%。 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5.05亿元,比年初增加97.7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342.92亿元,减少10.6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49.63亿元,增加57.3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35.15亿元,比年初增加159.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415.15亿元,增加67.44亿元;中长期贷款322.72亿元,增加79.99亿元。 九、教育、卫生、环境保护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等学校在校学生8.6万人,增长48.16%;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1.3万人,增长12.28%;小学在校学生15.2万人,增长1.23%。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小学生升学率为98%,高中生升学率为75%;小学师生比达到1比17,初中师生比达到1比14,高中师生比达到1比14。 卫生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02年末,全市共有医疗机构786个,其中医院100个;全市拥有病床1.0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3127人,其中执业医生5571人。 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达到89%,其中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45%。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据市公安局户籍统计:2002年末,全市居民总户数52万户,总人口:175.7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6.59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农业人口19.81万人,比上年增加0.32万人。全市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上年的6.24‰下降到2002年的5.79‰。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653元,比上年增长9.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32元,比上年增加252元。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636元,比上年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281元,比上年增长52.4%。 注:①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施工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②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统计口径为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 ③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