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3)

2010-01-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在监测的19个城市中,有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6个城市达到Ⅲ级标准,7个城市超过Ⅲ级标准。全区城市空气质量好于Ⅱ级的优良天数占83.2%,比上年减少3.1个百分点。首府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好于Ⅱ级的优良天数占67.4%,比上年减少2.7个百分点。

在监测的59条河流的144个断面中,Ⅱ~Ⅲ类优良水质断面占71.5%;Ⅳ~Ⅴ类轻、中度污染水质断面占22.9%;超过Ⅴ类的重度污染水质断面占5.6%。

全区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28个,保护区总面积21.6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3.0%,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8个,总面积12.76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6.7%;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2个,面积18.09万平方公里。

十二、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2635起,死亡3122人,受伤8953人,直接经济损失7632.18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14.1%、16.9%、15.3%和2.9%。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1.01,下降27.9%;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率9.68,下降12.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4.20,下降34.0%,煤矿百万吨死亡率3.15,下降49.0%。

十三、人 口

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区年末总人口20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9.65万人,增长2.0%。其中,城镇人口777.77万人,增长4.1%,乡村人口1272.23万人,增长0.7%, 城镇化率为37.9%;男性人口1050.01万人,占51.2%,女性人口999.99万人,占48.8%。人口出生率15.79‰,死亡率5.03‰,人口自然增长率10.76‰。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20元(含年底增资因素),比上年增长14.1%;人均消费支出6730元,增长8.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33平方米,增长0.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5%,下降0.9个百分点。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37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长10.3%,其中,工资性收入254元,增长30.0%,家庭经营收入2323元,增长8.5%。人均消费支出2032元,增长5.6%,其中,食品支出811元,增长0.9%;人均住房面积21.95平方米,增长3.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9%,下降1.9个百分点。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270.16亿元,增长8.5%;活期储蓄存款余额765.47亿元,增长18.6%。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年参加失业保险145.00万人,比上年增长3.0%;基本养老保险191.80万人,增长5.5%,其中,职工146.10万人,离退休人员45.87万人;参加医疗保险227.15万人,增长7.2%,其中,职工162.56万人,退休人员57.6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02.4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单位参保135.90万人。全区有39.30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1.0%。

据民政部门统计,全区城镇共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051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34个。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62.94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26万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404个,床位1.40万张,收养1.06万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4.1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94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0.37亿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新疆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4、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大于100表示景气,小于100表示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