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10-01-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2003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努力战胜种种困难,国民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速度和效益、生产和需求、经济和社会比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速加快,主要指标超额完成计划。初步测算,新疆生产总值1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幅提高2.7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3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796亿元,增长12.3%,其中工业增加值571亿元,增长11.2%,建筑业增加值225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666亿元,增长10.3%。新疆人均生产总值9686元,增长9.1%。天山北坡经济带生产总值902亿元,增长12.2%,占新疆生产总值的51.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4%。其中城市上升0.5%,农村上升0.2%。从分类消费品价格指数看,食品类价格回升是导致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主要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有降。其中食品上涨2.5%,居住上涨4.2%,烟酒及其用品下降0.2%,衣着下降0.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降5.2%,交通和通讯下降0.9%。在食品价格中,油脂类上涨14.8%,鲜菜上涨31.2%,干鲜瓜果上涨4.8%,粮食下降3.3%,肉禽及其制品下降1.9%,蛋类下降2.2%,水产品下降7.0%。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0.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5.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

年末在岗职工235万人,比上年下降2.9%,其中国有单位182万人,下降3.7%;集体单位8万人,下降11.1%,其他单位45万人,增长2.3%。据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15万人,下岗职工再就业人数1.25万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2.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人数37.09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安置3.04万人,城镇集体单位安置3.76万人,私营、个体和三资企业安置18.59万人,其他单位安置11.7万人。

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仍不牢固、工业生产经营不利因素较多、投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农村市场发展滞后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1.64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482.76亿元,增长5.2%;畜牧业产值161.98亿元,增长8.7%;林业产值13.69亿元,增长20.7%;渔业产值3.21亿元,增长1.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0.7万公顷,下降12.5%;棉花播种面积103.71万公顷,增长9.9%;油料播种面积22.64万公顷,增长5.3%;甜菜播种面积6.73万公顷,下降21.1%;蔬菜播种面积16.38万公顷,下降0.2%;园林水果种植面积34.42万公顷,增长17.8%;苜蓿种植面积29.41万公顷,增长25.1%。全年粮食产量801.72万吨,下降8.5%;棉花产量160万吨,增长6.7%;油料产量50.13万吨,增长13.0%;甜菜产量381.65万吨,下降18.2%;蔬菜761万吨,增长12.8%;园林水果218.32万吨,增长10.2%。

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5026.5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5.1%;牲畜出栏3201.95万头(只),增长11.2%;肉类总产量115万吨,增长9.1%;绵羊毛产量7.8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113万吨,增长19.1%;禽蛋产量23.6万吨,增长4.2%。水产品产量6.7万吨,增长4.9%。造林面积28.64万公顷,增长33.1%,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3.72万公顷,增长53.3%。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72.7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用排灌机械动力98.40万千瓦,增长4.0%;大中型拖拉机7.63万台,增长8.0%;小型拖拉机31.05万台,增长6.8%;化肥施用量(折纯)90.74万吨,增长7.6%;农村用电量29.95亿千瓦小时,增长6.0%;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05.10万公顷,基本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经济效益持续向好。全区工业增加值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轻工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7.1%;重工业增加值483亿元,增长12.0%。

全年原油加工量1127.90万吨,增长7.0%;原煤3486.80万吨,增长12.5%;原油2141.40万吨,增长5.2%;天然气50.30亿立方米,增长3.6%;发电量233.50亿千瓦小时,增长10.0%;粗钢204.10万吨,增长16.3%;钢材204.20万吨,增长18.0%;十种有色金属5.50万吨,增长12.1%;水泥1127.70万吨,增长9.5%;乙烯23.60万吨,增长49.9%;化肥(折纯)85.30万吨,增长11.4%;变压器1164.40万千伏安,基本持平;罐头41.95万吨,增长24.2%;机制纸14.07万吨,增长35.3%;纱产量28.80万吨,下降9.0%;糖45.40万吨,下降12.4%。

工业产品出****货值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6%,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销售率96.6%,下降1.0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品销售率99.0%,下降0.8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2.36,比上年上升35.9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上升3.4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上升3.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2.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加快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上升6.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6324元/人·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7.99亿元,增长69.8%,创历史新高;企业亏损面39.3%,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728.60万平方米,增长6.1%;房屋竣工面积1215.44万平方米,下降1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按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投资630.32亿元,增长26.8%;中央项目投资371.68亿元,增长17.7%。按城乡分,城镇投资921.21亿元,增长23.3%;农村投资80.79亿元,增长23.1%。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647.21亿元,增长28.5%;更新改造投资127.15亿元,增长10.2%;房地产开发投资98.54亿元,增长12.3%。第一产业投资61.68亿元,增长68.2%;第二产业投资353.02亿元,增长16.1%,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3.0%,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下降4.8%,纺织业增长8.4%,机械工业增长27.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4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倍,电力工业下降34.7%;第三产业投资506.51亿元,增长24.5%,其中交通运输业增长24.3%,邮电通讯业增长26.6%,水利业增长15.2%,社会服务业增长4.9%,房地产业增长15.9%。农村投资中:农户投资48.08亿元,增长19.2%,非农户投资32.71亿元,增长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