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重要一年。全疆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竞争环境的新变化,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努力扩大内需,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培育特色经济,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经济稳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初步测算,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98.2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增幅与上年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5.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672.10亿元,增长8.4%,其中工业增加值473.00亿元,增长8.6%,建筑业增加值199.10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621.18亿元,增长9.6%。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1%、42.0%和38.9%,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365元,增长6.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6%。从分类消费品价格指数看,食品类价格全面下降,是物价总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日用消费品价格继续下跌,居住和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其中食品下降2.7%,烟酒及其用品下降0.8%,衣着下降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4%,交通和通讯上涨1.7%,居住上涨2.9%。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下降2.2%,油脂下降3.0%,肉禽及其制品下降0.6%,蛋类下降7.7%,水产品下降7.2%,鲜菜下降17.2%。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2.1%,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5.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4%,土地交易价格上涨0.7%,房屋销售价格下降0.9%,房屋租赁价格上涨0.5%。 全区拥有各类企业集团66家,资产总计782亿元,增长21.2%。 年末在岗职工240.60万人,比上年下降2.6%,其中国有单位190.31万人,下降3.6%;集体单位9.94万人,下降14.7%,其他单位40.35万人,增长6.7%。据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7.84万人,下岗职工再就业人数3.22万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2.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全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人数32.28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安置2.99万人,城镇集体单位安置5.47万人,私营、个体和三资企业安置15.01万人,其他单位安置8.81万人。 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工业增速偏低,企业效益不高;投资增速低于全国,民间投资尚未激活;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就业矛盾比较突出。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363亿元,增长3.9%;畜牧业产值148亿元,增长8.9%;林业产值11亿元,增长11.5%;渔业产值3亿元,增长2.1%。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特、优、高"产业发展较快,粮食、蔬菜、瓜果和其他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棉花播种面积调减。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9.40万公顷,增长7.1%;棉花播种面积94.40万公顷,下降16.4%;油料播种面积21.51万公顷,下降1.1%;甜菜播种面积8.76万公顷,增长2.5%;蔬菜播种面积15万公顷,增长19.1%。全年粮食产量871万吨,增长9.4%;棉花产量150万吨,下降4.5%;油料产量43万吨,增长0.8%;甜菜产量455万吨,与上年持平;蔬菜563万吨,增长15.6%;果用瓜235万吨,增长50.4%;水果197万吨,增长27.7%。 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469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0%;年内牲畜出栏2878万头(只),增长9.3%;肉类总产量105万吨,增长8.2%;绵羊毛产量7.4万吨,增长5.9%;牛奶产量95万吨,增长17.2%;禽蛋产量23万吨,增长12.9%。全年水产品产量6.2万吨,增长1.8%。 乡镇企业个数34.1万个,比上年增长2.0%;乡镇企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12.0%;营业收入376亿元,增长11.3%;上交税金12亿元,增长10.0%;实现利润25亿元,增长18.3%。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93万千瓦,增长3.3%;大中型拖拉机7.10万台,增长8.2%;小型拖拉机28.80万台,增长4.8%;化肥施用量(折纯)86万吨,增长3.2%;农村用电量28亿千瓦小时,增长10.0%。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09万公顷,下降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增加值47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轻工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12.5%;重工业增加值394亿元,增长7.8%。 全年纱产量31.7万吨,增长4.7%;糖52.4万吨,增长24.8%;罐头38万吨,增长82.7%;饮料酒30万吨,增长1.4%;木制家具221万件,增长15.7%;原煤2910万吨,增长3.2%;原油2036万吨,增长4.6%;原油加工量1050万吨,增长3.5%;发电量210亿千瓦小时,增长6.3%;钢175.4万吨,增长33.1%;成品钢材152万吨,增长13.1%;水泥1030万吨,增长5.0%;乙烯15.7万吨,下降7.4%;化肥(折纯)76万吨,增长4.3%;变压器1179万千伏安,增长16.9%。 全年工业产品出****货值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4%,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销售率97.4%,上升3.2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品销售率99.9%,上升0.4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6.5%,比上年下降6.8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下降1.3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增长2.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3.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加快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3.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6142元/人.年。企业亏损面41.6%,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 全年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施工工程34910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28862个,投标承包面达82.7%。建筑企业房屋施工建筑面积2496.98万平方米,下降6.0%;竣工面积1273.07万平方米,增长3.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城镇投资746.63亿元,增长15.4%;农村投资66亿元,增长11.8%。农村投资中:农户投资39.7亿元,增长4.4%,非农户投资26.30亿元,增长25.2%。按隶属关系分,地方单位完成投资496.97亿元,增长30.9%;中央单位完成投资315.66亿元,下降3.3%。按投资类型分,城镇基本建设投资501.74亿元,增长25.4%;更新改造投资115.31亿元,增长6.6%;房地产开发投资85.97亿元,下降12.2%。按产业分,全年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9.94亿元,增长26.8%;第二产业投资300.97亿元,增长13.7%,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9.1%,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增长17.0%,轻工业增长75.8%,纺织业增长12.0%,机械工业增长86.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33.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倍,电力工业增长43.9%;第三产业投资405.72亿元,增长15.6%,其中交通运输业增长72.4%,邮电通讯业下降28.1%,水利业增长25.9%,社会服务业增长23.1%,房地产业下降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