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10-01-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元之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全疆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需求不旺和局部地区农作物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振奋精神,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十五”计划开了个好头。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了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630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567亿元,增长10.6%。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4%、42.4%和38.2%,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2.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913元,增长6.5%。

市场物价稳中趋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0%。从分类消费品价格指数看,医疗保健服务、食品和交通类价格涨幅较大,是影响和带动消费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食品上涨4.3%,烟酒及其用品下降1.2%,衣着下降1.3%,家庭设备用品及其服务上涨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6.1%,交通和通讯上涨5.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上涨1.6%,居住上涨2.6%。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下降0.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3.6%,蛋类上涨7.6%,水产品上涨0.1%,鲜菜上涨8.6%。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5%,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0%。

年末在岗职工246.95万人,比上年下降3.4%;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68.4万人,增长17.8%。拥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35家,全年城镇安置就业人员30.5万人,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5.09万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38.8%。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2.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

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特别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行业和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对外贸易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非国有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81亿元,比上年增长4.5%。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作物呈“三增、两减”趋势,即棉花、甜菜和特色瓜果园艺生产增加,粮食、油料减少。全年棉花种植面积112.9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6%;粮食种植面积139.50万公顷,下降3.5%;油料种植面积21.76万公顷,下降29.8%;甜菜种植面积8.55万公顷,增长53.4%;蔬菜种植面积12.59万公顷,下降1.4%。全年粮食产量796万吨,下降1.6%;棉花产量157万吨,增长4.7%;油料产量42.64万吨,下降29.1%;甜菜产量455.12万吨,增长55.5%。畜牧业持续发展。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4603.78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7%;年内牲畜出栏达2633.83万头(只),增长7.2%;肉类总产量97万吨,增长7.8%;绵羊毛产量6.99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81.09万吨,增长11.8%;禽蛋产量20.37万吨,增长9.9%。全年水产品产量6.09万吨,增长1.4%。

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80.72亿元(不包括兵团、下同),比上年增长8.2%;乡镇企业总产值331.60亿元,增长9.7%;完成营业收入337.75亿元,增长10.0%;上交税金10.89亿元,增长8.4%;实现利润21.14亿元,增长10.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80.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56万台,增长5.5%;小型拖拉机27.49万台,增长5.4%;化肥施用量(折纯)83.30万吨,增长4.3%;农村用电量25.46亿千瓦小时,增长4.2%。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313.81万公顷,增长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450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幅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加值71亿元,下降6.4%;重工业增加值379亿元,增长10.7%。

全年原油产量1946.94万吨,增长5.3%;原油加工量1014.15万吨,增长1.3%;天然气41.74亿立方米,增长17.9%。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增加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投资类工业品的较快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8.0%,钢增长20.2%,钢材增长2.4%,水泥增长9.6%。全年纱产量30.27万吨,下降9.5%;布产量2.54亿米,下降9.6%。此外,主要工业品中原煤增长0.7%,机制糖增长36.5%,变压器增长60.2%,十种有色金属增长6.6%,硫酸增长1.5%,纯碱增长14.2%,乙烯增长4.8%。但一部分工业品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化肥下降3.3%。

产销衔接进一步好转。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08%,比上年上升1.4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销售率94.88%,上升1.15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品销售率100.04%,上升1.48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7.87%,比上年提高2.75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下降0.53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提高6.7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2.5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减慢0.09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4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7187元/人。盈利企业盈利额117.09亿元,下降1.6%;亏损企业亏损额21.50亿元,下降24.4%;盈亏相抵后净盈利95.59亿元,下降5.6%。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是实现盈利最多的行业,纺织业亏损较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

全区建筑业增加值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全年建筑企业施工工程13552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7942个,投标承包面达58.6%;竣工工程9869个,工程优良品率33.3%。建筑企业施工房屋建筑面积2659.69万平方米,增长18.7%;竣工面积1467.54万平方米,增长1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7%。主要特点:(1)地方投资增长快于中央。地方项目完成投资379.53亿元,增长19.3%;中央项目完成投资326.46亿元,增长11.7%。(2)基本建设投资基本平稳,更新改造投资力度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00.26亿元,增长1.9%;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08.18亿元,增长39.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7.92亿元,增长70.5%。(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476.28亿元,增长4.2%;集体经济投资10.76亿元,下降8.3%;股份制经济投资41.31亿元,增长70%;其他经济投资177.65亿元,增长51.6%。(4)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投资59.33亿元,增长61.4%;石油工业投资151.06亿元,增长12.3%;纺织业投资10.32亿元,增长57.6%;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104.18亿元,增长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