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3)

2010-01-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快速增长。全年签约6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3倍;完成营业额815万美元,增长2.0倍。

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全年接待国际旅游者22.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3%;旅游外汇收入8582万美元,增长4.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7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地方财政支出169.11亿元,增长14.7%。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548.72亿元,比年初增加202.3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544.22亿元,比年初增加82.8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24.68亿元,比年初增加65.4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386.78亿元,比年初增加68.3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961.17亿元,比年初增加0.12亿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60.07亿元,比年初增加28.10亿元;中长期贷款313.33亿元,比年初增加35.53亿元。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区保险费收入24.59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1.26亿元,增长4.5%;人寿保险费收入13.33亿元,增长6.5%。支付各类赔款8.94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财产险赔款6.57亿元,增长8.5%;人寿险赔款(包括给付)2.37亿元,下降10.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经费投入增加。全区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30个,高校办科研机构4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57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4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77万人。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7.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8亿元,增长2.3%。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全区已登记的重大科技成果215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5项。1999年,共受理专利881项,授权专利859项。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85项,合同金额4.28亿元,比上年增长39.9%。

“火炬”、“星火”、“科技兴新”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组织实施区级以上“星火”计划33项,其中国家级11项,计划投入资金10.38亿元。截止1999年底,共安排科技兴新计划17批,结转新上项目216项,累计安排项目经费4885万元。全年新安排“火炬”计划20个,申报国家级“火炬”计划8个。全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0家,民营科技企业近700家。

地质勘探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年新打油气井38口,其中18口已出油并投入生产、3口为勘探井。发现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17处,其中铜矿2处、锑矿1处、锰矿1处、金矿8处、钠硝石矿1处、水泥用石灰岩矿1处、石膏矿1处、地下水源地2处。新增探明的矿种有:原煤446万吨、铅2.51万金属吨、金3212金属千克、陶粒页岩166万吨、地下水可开采量1.39亿方/年。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招收研究生386人,比上年增长39.8%;在校研究生901人,增长20.6%,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4人,占9.3%。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1.94万人,增长54.2%;在校学生5.41万人,增长15.7%,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32万人,占42.9%。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9.34万人,比上年增长13.6%;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99万人,下降3.1%;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8.9万人,增长3.2%。

基础教育不断加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有所提高。全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06.24万人,比上年增长10.8%;小学在校学生250.74万人,增长0.2%。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09%,比上年下降0.59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4.26%,上升0.8个百分点;初中升高中升学率为30.34%,下降3.58个百分点。全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55个,比上年增加12个。

各类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区成人高等本、专科在校学生6.76万人,比上年增长30.3%;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97万人,下降39.4%;成人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113.52万人,下降16.4%;成人中小学在校生13.96万人,下降23.1%。全年扫除青壮年文盲5.22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8个,文化馆90个,公共图书馆74个,博物馆23个,档案馆128个,广播电台6座(新口径),中短波广播发射和转播台38座,电视台18座(新口径),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59座。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87.39%,电视人口覆盖率89.48%。全区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35个,全年生产故事片8部,译制少数民族语影视片570部,新片发行量134部。全年出版各种报纸1.95亿份,各类杂志0.11亿份,图书0.66亿册。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区共有卫生机构6608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1357个,卫生防治机构213个,妇幼卫生机构72个。拥有病床7.14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医生4.4万人,护师、护士3.01万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2万人,占总数的34.1%。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获得3个世界冠军,在国内比赛中获得4块金牌、10块银牌、7块铜牌,在全国六届民运会上获6个第一名、5个第二名、5个第三名。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在各地普遍实施,全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在校学生人数达145.5万人。

十一、人口与就业

据自治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8.76‰,人口死亡率为6.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80‰。年末全区总人口1775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增长1.6%;其中市镇人口929万人,增加53.58万人,增长6.1%;乡村人口846万人,减少25.93万人,下降3.0%。全区0-14岁的人口数为481万人,占总人口的27.1%;15-59岁人口数为1152万人,占总人口的64.9%;60岁以上的人口数为142万人,占总人口的8.0%。全区家庭总户数为468万户,户均3.77人。

年末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发展到282家,全年城镇安置就业人员8万人。年末全区在岗职工人数270.93万人,比上年下降4.4%;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51.69万人,比上年增长8.6%。全年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5.70万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42%。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7%。

全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1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年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7611元,比上年增长6.9%,扣除物价实际增长9.7%。

十二、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28.91元,比上年增长5.8%,扣除物价实际增长8.3%;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319.37元,比上年增长12.2%,扣除物价实际增长14.9%。但部分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的问题仍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