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年末个体工商户达到23630户,从业人员32675人,注册资金39048万元,完成总产值17030万元,同比增长14.4%;私营企业达到1381个,从业人员24710人,注册资金246852万元,完成总产值120644万元,同比增长17.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全市境内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7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34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2.55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909万吨,货物周转量25.51亿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2亿元,同比增长16.1%,拥有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18万部,移动电话24万部,上网用户2.3万户,其中固定电话上网用户1.3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27部/百人。 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全市共有旅游景点9个,拥有4A级旅游景点3个,拥有3A级旅游景点2个。全市有7个注册旅行社,注册导游25人。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0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2.62亿元,游客在固原市人均花费241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109.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4.9%;政府性基金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4.1倍。财政总支出33.32亿元,同比增长47.3%。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大。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4.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亿元,同比增长10.6%;各项贷款余额35.24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251.09亿元,增长22.9%,累计现金支出253.39亿元,增长21.5%,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2.3亿元,同比减少45.6%。 保险事业发展壮大。全年各类保险保费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58亿元,增长57.7%;人寿险保费收入0.55亿元,增长22.2%。各类保险赔款给付额0.39亿元,同比增长98.3%,其中,财产险赔款0.3亿元,增长66.2%;人寿险赔款0.09亿元,增长4.4倍。各类保险赔付率为34%。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82项,其中:国家项目3项,自治区项目47项,市级项目19项,县(区)项目13项。全年争取到各类科技项目资金1778万元,同比增长6.5%。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全市普通高等院校1所,招生1900人,在校生5326人,毕业生1508人。职业技术学院1所,招生2080人,在校生3608人,毕业生798人。普通中学104所,招生2.73万人,在校生10.24万人,毕业生3.4万人。职业中学5所,招生0.5万人,在校生1.04万人,毕业生0.26万人。小学1044所,招生2.8万人,在校生20.74万人,毕业生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84人。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1.6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5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文化站65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1个。全年组织各种文艺活动次数949次。藏书总量44.69万册。体育场馆6个,专职教练员35人,全年举办各种运动会56次,中小学体育达标人数23.11万人,达标率93.8%。广播电台(站)5个,电视台(站)5个,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8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8%。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卫生机构101个,实有床位2232张。卫生技术人员3265人,其中医生1843人,护士817人。孕产妇死亡率51.66/10万,新生儿死亡率16.66‰,传染病发病率538.94/10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5.5%。 九、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5.06%,比上年提高1.93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31.64平方公里,城市拥有道路面积345万平方米,供水总量541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液化石油气供给总量1272吨。城市绿化覆盖面积78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59平方米。全市公交车线路达到37条,有公交运营车辆109辆,出租车运营车辆2832辆,平均每天运送乘客2.5万人次。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市废水排放总量853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385.8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15亿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0.74万吨;烟尘排放量0.53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0.2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0.9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99%。 安全生产事故下降。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64起,同比下降18.4%,死亡81人,同比下降27%,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7万元,同比增长13.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21起,死亡76人;火灾事故139起,死亡1人;农机事故2起,死亡2人;工矿事故2起,死亡2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控制。年末全市总户数为40万户,户籍总人口153.84万人,其中:男79.95万人,女73.89万人,农业人口134.2万人,非农业人口19.64万人,回族人口67.79万人,占总人口的44.1%。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7.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24‰。 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实现可支配收入9078.1元,同比增长22.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005.1元,同比增长11.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6%,比上年高0.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4.87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农民人均劳务收入850.15元,同比增长24.2%,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4%;农民人均马铃薯纯收入达到280.8元,同比增长17%,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7%;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265.31元,同比增长32.1%,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70.36元,同比增长1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2%,比上年高0.1百分点。 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全年养老保险参保职工20999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6672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398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1368人;征缴养老保险金9674万元,发放养老金6174万元,社会化发放率为100%。全市享受城市低保17763户45724人,发放低保资金24374.9万元;享受农村低保53519户117545人,发放低保资金1967.6万元。年末全市住房公积金实缴人数达44288人,覆盖面达到98.8%,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2.89亿元,累计为5095户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2亿元。 注: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年鉴》为准。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