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前言 1998年,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以增加投入、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为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冲击和影响,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基本格局。农业再获丰收,工业生产逐步回升,投资稳定增长,对外开放继续扩大,财政金融形势基本平稳,科技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综合 初步测算,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43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87亿元,增长8.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0%、39.3%和34.7%,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1997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下降,第三产业贡献份额上升。第一产业贡献份额为29.2%,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份额为32.9%,下降1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份额为37.9%,上升12.7个百分点。 农业 自治区坚持"稳粮增棉,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方针,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推广力度,狠抓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农牧业战胜多种自然灾害再夺丰收。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491.1亿元,增长9.5%。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60.15万亩,比上年减少150.45万亩;棉花播种面积1498.89万亩,增加173.42万亩;油料播种面积318.21万亩,增加54.20万亩;甜菜播种面积166.13万亩,增加27.81万亩。虽然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较多,但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粮食总产增长,全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粮食总产830万吨,比上年增长0.6%;棉花总产137.5万吨,增长19.6%;油料总产36万吨,增长20%;甜菜总产496万吨,增长27.5%。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6.4万亩。 畜牧业呈现出近年少有的好形势。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4150万头,比上年增长3.6%;肉类总产量71万吨,增长10.2%;绵羊毛产量6.21万吨,增长3.4%;牛奶产量59.96万吨,增长10.7%;禽蛋产量13.34万吨,增长9.7%。全年水产品产量5.34万吨,比上年增长1.9%。乡镇企业稳定发展。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45.7亿元(不包括兵团、下同),比上年增长3.4%;完成营业收入245.6亿元,增长6.1%;实现利税26.7亿元,增长1.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770.3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70.4万千瓦,增长6.0%。大中型拖拉机5.69万台,增长7.1%;小型和手扶拖拉机23.31万台,增长2.6%;农用载重汽车1.16万辆,下降2.5%;化肥施用量(折纯)85.59万吨,增长2.2%;农村用电量22.49亿千瓦小时,增长8.0%。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44754万亩,增长2.5%。 工业 受市场需求不足,油品走私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工业生产一度出现负增长。下半年,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打击走私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和自治区对有市场、有效益产品扶持力度的加大,工业生产逐月回升。预计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00亿元,比上年增长3.2%。 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低速增长,集体工业继续下降,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保持较好增势。国有工业增长1.5%,集体工业下降1.5%,股份制工业增长41.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1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长46%。大中型工业增长缓慢,完成增加值19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 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生产一直不景气,重工业受国家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从下半年开始生产有所好转。轻工业增加值增长0.8%,重工业增加值增长3.7%。 3.分产品看,石油、纺织等主导产品及部分轻工产品生产下降,普通建材、钢铁和支农产品保持增长。原油下降0.1%、纱下降10.8%、布下降10.7%、呢绒下降20.2%、丝织品下降28.8%、服装下降34.6%;水泥增长16.1%、平板玻璃增长3.1倍、钢增长10.8%、钢材增长16.3%、化肥增长21.5%、小型拖拉机增长28.4%、原油加工量增长9.5%、发电量增长4.8%。 4.从产销衔接情况看,受市场需求制约,大多数产品以销定产,产销情况相对较好,但轻工产品销售欠佳。1-12月,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3%,其中重工业为98.8%,轻工业为93.0%。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主要表现是: (1)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不断下降。1-12月全区独立核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62.54%,同比下降12.18个百分点。在被考核的七项经济效益指标中,除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销售率有所上升外,其余五项指标均不如上年。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7万元/人,增长9.0%;产品销售率97.3%,上升1.98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5.73%,下降1.74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07.29%,下降3.2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2.15%,上升0.56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1.04次/年,减少0.2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81%,下降1.91个百分点。 (2)企业亏损严重,亏损面和亏损额居高不下。1-12月全区统计的1655家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709家,亏损面42.8%,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205家大中型企业中,有109家亏损,亏损面达53.2%。1-12月全区独立核算工业盈利企业盈利额同比下降21.8%,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34.6%,盈亏相抵后净亏损9.69亿元,其中大中型企业净亏损4.32亿元;国有企业净亏损11.49亿元。 (3)产品销售不畅,两项资金占用剧增,流动资金严重沉淀,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1-12月全区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36.53亿元,同比下降5.0%,但销售费用却达13.11亿元,上升19.3%。年末产成品资金占用78.30亿元,上升15.6%;应收帐款净额为139.06亿元,上升35.9%;两项合计217.36亿元,占流动资金平均余额的42.1%。长此下去,企业将形成"资金沉淀-负债-再沉淀-再负债"的不良局面。 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的根本原因是结构调整缓慢,名牌产品少,支柱产业优势不明显,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国有建筑企业施工工程6985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2905个,投标承包面达41.6%,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工程质量优良品率18.5%。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670.3万平方米,增长14.6%;房屋竣工面积856万平方米,增长14.6%。实现利税4.63亿元,增长1.4%;利润0.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