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市卫生机构495个,床位7975张。卫生技术人员10733人,其中医生4541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卫生技术人员333人;妇幼保健机构5个,卫生技术人员549人;乡镇卫生院43个,卫生技术人员555人。全市儿童“四苗”全程接种率99.2%。全市已认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111个,定点药店118个。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48.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1万人,增长2.8%。其中市区人口86.08万人,非农业人口94.91万人,回族人口38.61万人。回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25.9%。人口出生率为10.78‰;死亡率为3.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0‰。 表5 2007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市总人口 148.79 100.0 # 市区 86.08 57.9 # 回族 38.61 25.9 # 非农业人口 94.91 63.8 # 男性 74.99 50.4 女性 73.80 49.6 # 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口 31.53 21.2 18-59岁人口 101.19 68.0 60岁及以上人口 16.07 10.8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2117元,达到12185元,比上年增长2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176元,增长10.7%。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6.3%,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0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1平方米,增长3.1%。
图7 2003-2007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表6 城市居民每百户主要消费品拥有量 指 标 单位 2007年 2006年 空调器 台 10.4 8.0 淋浴热水器 台 78.9 75.0 彩电 台 104.9 109.0 电冰箱 台 94.5 89.3 移动电话 部 147.4 136.7 家用电脑 台 33.8 32.3 微波炉 台 52.9 51.0 家用汽车 辆 1.6 1.3 洗衣机 台 96.1 95.0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502元,达到4302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76元,增长23.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8%,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5.4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5%。
图8 2003-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3.89万人,参加基本失业保险职工17.3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40.36万人。 年末全市拥有中心敬老院、敬老院15个,共有床位825张。全市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9.10万人。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107.00平方公里,增长1.3%。年末城市拥有道路面积1259万平方米,增长7.0%。 年末全市公共汽车(含小公共,下同)线路达到50条。运营线路网长度410公里,增长9.3%。有公交标准运营车辆1022辆,增长4.9%;出租车运营车辆4887辆,增长6.5%。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11081万人次。 全年供水总量9059万立方米,下降4.8%。集中供热面积2822.9万平方米,增长3.4%。用气普及率93.6%。 年末城市绿化覆盖面积5073公顷,增长15.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0平方米,增长2.6%。 年末全市共建成烟尘控制区4个,面积107平方公里;建成噪声达标区4个,总面积91.14平方公里;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0.092毫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49毫克/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状况达到二级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86.8%。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4个,投入资金1.25亿元。 2007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89人,比上年下降3.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47%,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3.94%,煤矿百万吨死亡率2.8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5.35%。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中卫生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