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加快发展,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积极顺应宏观调控形势,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保持了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城乡居民不断得到实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势头。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04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12.5%。 二、农牧业 全地区实现农林牧业现价增加值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其中:(1)实现种植业增加值1.5亿元,增长4.2%;粮食总产量3.68万吨,增长0.8%,油料总产量3.54万吨,下降1%。(2)实现牧业增加值3.3亿元,增长2.9%。全年出售牲畜86.24万头只,比上年下降6.2%,商品率达到33.3%,出售羔羊达到30万只,实现收入4500万元,羔羊的专业化生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3)实现林业增加值0.02亿元,比上年下降79.3%。造林合格面积2.15万亩,受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大幅度下降的影响,下降8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地区累计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州县属完成2.9亿元,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呈上升的有:原煤199.6万吨,增长11%;发电量4.1亿度,增长4.7%;石棉1.6万吨,增长10.3%;食用植物油0.8万吨,增长14.5%;鲜冻畜肉0.4万吨,增长32.6%;铁合金1.5万吨,增长77.8%;碳化硅1.6万吨,增长2.9倍;铜金属含铜量0.46万吨,增长2%;铅锌精粉0.3万吨,增长141%。下降的有:铝锭1.3万吨,下降7.8%。全州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0家,全年实现增加值1324万元,比上年增长26.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089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84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州县属完成9.7亿元,增长26.3%;基本建设7.8亿元,增长118%,更新改造1.3亿元,增长2.2倍,城乡私人0.5亿元,下降0.9%。从投资的重点领域看,基础设施建设4.5亿元,增长51.4%;农业1.9亿元,下降38.6%;工业5.4亿元,增长53.9%;社会事业0.4亿元,增长34.9%;其他1.1亿元,增长12.8%。全地区新增固定资产8.7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82%,其中州县属新增固定资产7.1亿元,增长46%,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3%。全地区施工项目287个,其中本年新开工230个,竣工215个,项目竣工率75%。州县属施工项目235个,其中本年新开工193个,竣工173个,项目竣工率74%。 五、消费品市场 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县的零售3.6亿元,增长13%;县以下的零售0.47亿元,增长13.9%;批发贸易业零售3.27亿元,增长12.2%;餐饮业0.82亿元,增长16.6%。个体和私营经济完成3.63亿元,增长17.5%,所占市场份额由上年的85.2%上升为本期的88.5%,提高3.3个百分点,成为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六、交通和邮电 全社会公路运输业完成客运量21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货运量297万吨,货运周转量2.77亿吨公里,增长7.6%;邮电通信企业完成邮电业收入4879万元,增长16.1%,其中电信增长1.6%;移动增长30.9%;邮政增长6.6%;联通增长48%;铁通增长10倍。移动用户和固定电话用户分别达到4.1和2.7万户,增长了41.4%和31.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州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80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国税收入631万元,增长38.5%;地税收入4352万元,增长25.3%;财政组织收入2998万元,主要受降低农牧税1个百分点的影响,下降3.4%。完成一般预算支出50080万元,主要受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的影响,增长20.1%,其中:经济建设类支出9872万元,增长12.2%;公共类支出31368万元,增长20.6%;社会保障类支出6775万元,增长24.7%;其它类支出2064万元,增长39.2%。 截止12月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企业存款2.8亿元,增长1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5亿元,增长14.4%。各项贷款余额5.3亿元,下降3.2%;其中短期贷款3.7亿元,增长3.4%;中长期贷款1.5亿元,下降7%。 全州保险企业,完成保险费收入1328万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925万元,下降5.2%,人寿保险费收入403万元,增长0.2%。保险赔款支出711万元,下降8.3%,其中财产赔款支出581万元,增长25.5%,人寿赔款支出130万元,下降58.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州各类学校235所,招生人数14675人,在校学生48537人,毕业生12256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招生人数202人,在校学生396人,毕业生177人;普通中学26所,招生人数5261人,在校学生13979人,毕业生3679人;职业初中学校1所,在校学生145人,毕业生150人;小学197所,招生人数5779人,在校学生29694人,毕业生4722人,全州学龄儿童入学率98.6%;幼儿园7所,招生人数3429人,在校学生4293人,毕业生352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人数4人,在校学生30人。 全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54人,其中自然科学专业技术人员1790人,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36.1%;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3164人,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63.9%。科技项目方面,我州上报的31个科技项目中,科技部、省科协批准落实的科技项目15个,并落实科技项目经费77万元;举办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46期,受培训人数3416人(次),现场咨询人数2000余人(次);开展送科技下乡40次,受益群众达12万余人(次),咨询人数达到2600余人(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州艺术事业机构1个、电影事业机构11个、图书馆5个、群众文化馆(室)16个、文物管理机构5个、广播站和电视台(站)各5个,全州电视人口覆盖率94%,全年采编电视新闻810条、藏语新闻660条、专题片14部、专题《新闻视点》16部;成功主办了首届青海藏系羔羊美食文化节及羔羊推介洽谈会;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78次,放映电影307场次,受益群众近10万人次;州民族歌舞团创作舞蹈作品2个,全年演出140场,首次突破百场大关;开展专项整治和“扫黄打非”治理行动33次,检查经营场所292所次,查缴非法出版物446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