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是实现“十五”计划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州委对海南州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线两区一中心”的战略构想,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十五”计划和当年的预期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5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601万元,比上年增长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4%,拉动力为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7760万元,比上年增长14%,贡献率为49.5%,拉动力为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6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贡献率为28.1%,拉动力为3.2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超出“十五”计划目标1.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11元,比上年增长10.4%。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9:39 :32调整到2005年的30:40:30。 表一: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减情况(单位:万元) 指 标2005年同上年增减(%) 地区生产总值29053111.3 第一产业866018.1 第二产业11776014.0 工业5385525.2 建筑业 639055.7 第三产业8617010.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355510.2 批发和零售业1407410.8 金融业保险业132810.9 房地产业44341.7 其他服务业6277911.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依然较为粗放,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显突出,就业压力有所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8983.5公顷,比上年增加1503.5公顷,增长2.6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9167.7公顷, 比上年增加1019.7公顷,增长5.62%;粮食产量72902吨,增长17.56%;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8901公顷, 比上年增加897公顷,增长3.2%;油料产量44200吨, 比上年增长 17.40%;中藏药材种植面积425.07公顷, 比上年下降23.13%;蔬菜播种面积1233.8公顷, 比上年下降29.34%;其它播种面积9246.6,比上年增长2.14%。粮、油、药、菜、其它作物种植结构由上年的31:49:1:3:16调整为32:49:1:2:16。 畜牧业形势良好。牲畜年末存栏467.2万头(只),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其中大牲畜存栏64.1万头(只),羊存栏403.1万只。全年出栏牲畜188.89万头(只),出栏率40.53 %,比上年下降1.85个百分点;出售牲畜167万头(只),商品率35.82%,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能繁殖母畜247.19万头(只),母畜比例为52.91%,比上年增加0.91个百分点。 表二: 2005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2005年比上年增减(%) 肉类总产量吨4319830.58 其中:羊肉吨2305924.05 牛肉吨1577341.02 猪肉吨2239-22.01 羊毛产量吨449827.89 奶类产量吨3162511.15 蔬菜吨31091-27.23 药材吨1240-5.4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州有效灌溉面积26942.4 公顷;机械化总动力260905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205794千瓦;汽油发动机动力28671千瓦;电动动力25661千瓦;其它动力779千瓦。耕作机械方面,其中:大型机械743台33918千瓦,小型机械15236台140138千瓦。化肥施用量13918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达到128151吨,其中:地膜使用量达到6265公斤,地膜覆盖面积1317亩。 林业生产进展顺利。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8642公顷, 比上年增加了44.90%;当年育苗面积128公顷,比上年下降32.98%; 封山育林面积65225公顷, 比上年下降10.39%,其中当年新封4615公顷,比上年下降49.46%; 四旁零星植树14090万株,比上年上升5.58%;幼林抚育面积7969公顷,比上年下降21.8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势。2005年,全州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生产组织,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水平,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3855万元,比上年增长25.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6545.9万元,比上年增长18.4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309.1万元,比上年增长97.18%。“十五”期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 产销衔接进一步改善。工业产销率为99.19%,比上年增长3.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9.33%,比上年下降5.61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产销率99.51,比上年下降0.14%;轻工业产销率96.83%,比上年下降74.50%;国有企业产销率100.00%,比上年增长0.06%;股份制企业产销率97.76%,比上年下降16.41%;规模以下企业产销率98.61%,比上年增长6.74%。 主要产品产量普遍增产。发电量498960.00万千瓦时, 比上年增长5.94%;供电量40085.0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16%;铜精矿含铜量3984吨,比上年增长58.54%;碳化硅8880.00吨, 比上年增长58.13%;铁合金5265.54吨, 上年下降46.46%;食用植物油4209.3吨, 比上年增长83.01%;自来水532.17万吨, 比上年增长9.28%;水泥42345.00吨,比上年下降18.71%;红砖5404.2万块, 比上年下降26.60%。 表三: 200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减(%) 发电量万千瓦时498960.005.94 供电量万千瓦时40085.0017.16 铜精矿含铜量吨3984.0058.54 烙铁吨11796.00 铁合金吨5265.54-18.71 食用植物油吨4209.3083.01 自来水万吨532.179.28 饲料吨1136.00-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