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牢牢把握“加快发展,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鼓舞人心的重大成就,“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全面实现。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05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13.7%;第二产业增加值7.8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7.2%。 二、农牧业 全地区实现农林牧业现价增加值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其中:(1)实现种植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26.4%;粮食总产量4.6万吨,增长26.4%,油料总产量4.54万吨,增长160.7%。(2)实现牧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7.8%。全年出售牲畜118.3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2.1%,商品率达到35.4%,出售羔羊达到34.6万只,实现收入4391万元,羔羊专业化生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3)实现林业增加值0.01亿元,比上年下降41.5%。造林合格面积1.4万亩,受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大幅度下降的影响,下降34.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地区累计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州县属完成3.3亿元,增长2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呈上升的有:原煤242万吨,增长21.3%;发电量5.5亿度,增长35.2%;石棉1.8万吨,增长14.8%;铁合金2.2万吨,增长47.7%;碳化硅1.2万吨,增长2.9倍。下降的有:食用植物油0.6万吨,下降30.9%;鲜冻畜肉0.3万吨,下降18.1%;铝锭1.3万吨,下降7.8%;铜金属含铜量0.2万吨,下降15.8%;铅锌精粉0.1万吨,下降52.5%。全州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0家,全年实现增加值2835万元,比上年增长114.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859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894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国有投资9.1亿元,增长31.4%;私营个体投资1.1亿元,下降17.1%;股份经济2.2亿元,下降4.2%;其他经济投资0.2亿元,增长3.3倍。从投资的重点领域看,基础设施建设7.3亿元,增长66%;农业1.4亿元,下降25.6%;工业7.6亿元,增长42%;社会事业0.8亿元,增长82.3%;其他1.4亿元,下降19.9%。全地区新增固定资产6.1亿元,比上年下降33.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48.6%,其中州县属新增固定资产5.9亿元,下降16.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47.9%。全地区施工项目262个,其中本年新开工193个,竣工211个,项目竣工率81%。州县属施工项目237个,其中本年新开工177个,竣工189个,项目竣工率80%。 五、消费品市场 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县的零售3.4亿元,增长14.8%;县以下的零售0.7亿元,增长9.9%;批发贸易业零售3.3亿元,增长14%;餐饮业0.8亿元,增长13.5%;个体3.4亿元,增长13.5%;私营0.2亿元,增长65.1%,个体和私营经济所占市场份额由上年的88.7%上升为本期的89%,提高0.3个百分点,成为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六、交通和邮电 全社会公路运输业完成客运量23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5%;货运量324万吨,货运周转量3亿吨公里,增长9.1%;邮电通信企业完成邮电业收入5465万元,增长12%,其中电信增长4.8%;移动增长25%;邮政增长4.5%;联通增长10.1%;铁通增长34.6%。移动用户和固定电话用户分别达到4.1和2.7万户,增长了41.4%和31.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州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18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9.41%,其中:国税收入764万元,增长21%;地税收入5100万元,增长17.8%;财政组织收入2054万元,增长23%。完成一般预算支出59783万元,主要受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的影响,增长19.4%,其中:经济建设类支出12256万元,增长23.9%;公共性支出40346万元,增长28.6%;社会保障类支出3512万元,下降48.2%;其它类支出3669万元,增长79.8%。 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企业存款2.1亿元,下降0.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8亿元,增长20%。各项贷款余额5.7亿元,增长7.5%,其中短期贷款3.7亿元,与上年持平;中长期贷款2亿元,增长33.3%。 全州保险企业完成保险费收入1161万元,比上年下降12.6%,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936万元,增长1.2%,人寿保险费收入225万元,下降44.2%。保险赔款支出533万元,下降25%,其中财产赔款支出489万元,下降15.8%,人寿赔款支出44万元,下降66.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州各类学校239所,招生人数15139人,在校学生49802人,毕业生12212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招生人数454人,在校学生776人,毕业生79人;普通中学26所,招生人数5608人,在校学生15305人,毕业生3963人;职业初中学校1所,在校学生109人,毕业生145人;小学200所,招生人数5601人,在校学生29140人,毕业生4612人,全州学龄儿童入学率98.6%;幼儿园8所,招生人数3476人,在校学生4443人,毕业生341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9人。 全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30人,其中自然科学专业技术人员1796人,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36.4%;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3134人,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63.6%。科技项目方面,我州上报的40个科技项目中,科技部、省科协批准落实的科技项目11个,并落实科技项目经费81万元;举办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46期,受培训人数4702人(次),现场咨询人数2000余人(次);共举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44次,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开展科技咨询、义诊服务3206人(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州艺术事业机构1个、电影事业机构15个、图书馆5个、群众文化馆(室)14个、文物管理机构5个、广播站和电视台(站)各5个。全州电视人口覆盖率94.5%,全年采编电视新闻1000余条、藏语新闻800余条,制作播出专题片14部、专题节目《警坛时空》23期。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97次,放映电影569场次,受益群众近17万人次。州民族歌舞团创作舞蹈作品4个,全年演出145场。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和“扫黄打非”治理行动39次,检查经营场所380家(次),收缴非法经营制品486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