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青海省统计局

在更新改造措施投资中,生产性建设投资1.69亿元,比上年下降23.35%;非生产性建设投资0.56亿元,下降1.21%,按建设性质分,新建工程投资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改建工程投资1.26亿元,下降37.6%;扩建工程投资0.69亿元,增长40.8%。

到1990年底,全省基本建设施工项目共854个,比上年底增加73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523个,增加129个;更新改造措施项目292个,增加1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86个,增加31个。

去年列为国家和省重点建设的10个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7.55亿元,为年计划投资额的105.3%,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56.2%。

去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11.52亿元,比上年下降12.93%,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5.73%,基本建设全部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的项目56个,比上年增加118个,项目投产率为65.7%,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基本建设房屋竣工面积112.6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为51.97%,比上年提高10.97个百分点。

1990年全省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建筑施工产值7.37亿元,增长14.1%;全员劳动生产率12272元/人,提高了18.7%。

五、国内商业与物资供应

1990年,继续开展了治理整顿流通秩序的工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查禁伪劣假冒商品,实行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专营,市场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商品购销额逐步上升,物价涨势大幅度回落。去年全省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0.69亿元,比上年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后仍增长2.5%。其中,消费品零售额28.72亿元,增长6.8%,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1.97亿元,增长11.6%。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售给城乡居民的25.74亿元,增长5.6%,售给社会集团的2.98亿元,增长18.6%。

从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看,全民所有制单位零售额17.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集体所有制单位零售额5.86亿元,增长2.61%;个体有证商(饮食)业零售额5.29亿元,增长41.09%;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3.84亿元,增长7%。从城乡零售额看,市的零售额为1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县的零售额为9.17亿元,下降1%;县以下的零售额为4.41亿元,上升1%。去年我省城乡集贸市场进一步活跃,全省集市贸易成交额3.89亿元,比上年增长32.8%。

从各类消费品零售额看,吃的商品零售额14.13亿元,占零售总额的52%,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穿着类商品零售额6.03亿元,占零售总额的21%;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用的商品零售额6.90亿元,占零售总额的24%,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烧的商品零售额0.86亿元,占零售总额的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粮、油、肉、禽蛋、冰箱、彩电等商品的社会销售量都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1990年,全省物资系统销售生产资料6.38亿元,比上年下降1.39%,全省生产建设主要物资消费情况是:煤炭262.1万吨,比上年下降2.35%;钢材20.15万吨,下降11.62%;木材12.88万立方米,下降19.3%;水泥38.85万吨,下降15.73%;汽、煤、柴油15.38万吨,增长6.58%。

六、外贸与旅游业

1990年,我省对外贸易取得了好的成绩。全年商品进出口总值达702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7%,其中,出口总额6805万美元,增长16.34%,进口总额222万美元,下降65.22%。在出口总额中,畜产品类7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7%;粮油食品类840万美元,增长4.92%,土产类178万美元,下降16.16%;矿产类2019万美元,增长89.3%;有色金属类906万美元,下降21.73%;医药保健品类553万美元,增长9.9%;地毯503万美元,增长17.6%,去年我省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4.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5.22%。

1990年,我省旅游业有所发展,全年共接待了来青海旅游、观光、访问的入境人数5451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18万元(外汇券),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3%和94.7%。

七、财政、金融

1990年,我省继续贯彻中央有关财政、信贷的方针政策,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加强廉政建设,财政金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统计,去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为7.23亿元,比上年增长8.1%,扣除不可比因素后实际下降1%;财政支出17.0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金融信贷差扩大。1990年底,银行存款余额为56.0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5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9.32亿元,增加1.42亿元;城镇储蓄存款余额24.62亿元,增加6.14亿元;年底银行贷款余额72.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26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44.20亿元,增加7.9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余额22.88亿元,增加3.60亿元,农业贷款余额2.89亿元,增加0.90亿元。在流动资金贷款增加额中,工业贷款增加4.87亿元,贷大于存净差由上年末的13.49亿元扩大到16.16亿元。

去年我省银行现金收入61.57亿元,比上年增加4.67亿元,增长8.2%。现金收支65.71亿元。增加5.8亿元,增长9.8%。收支相抵后净投放货币4.15亿元,比上年多投资1.18亿元。

1990年全省保险机构国内保险费总收入为5044万元,比上年增长20.44%;支付赔偿费1339.4万元,综合赔付率为26.55%。国外业务保险费收入31.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7%;支付赔偿费7.90万美元,综合赔付率25.24%。

八、物价

去年,我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加强物价监督检查,市场物价指数持续回落。1990年,全省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4.5。比上年下降了13.2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涨价幅度最低的一年。其中,城镇零售物价指数为103.7,比上年下降13.8个百分点;农村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7.4,下降10.8个百分点。在全省零售物价总指数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4.2,比上年下降13.5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8.7,下降7.7个百分点。在消费品价格指数中,食品类指数为102.9(其中副食品指数101.6),衣着类指数为107.6,日用品类指数为104.7,文化娱乐用品类指数为99.0,书报杂志类指数为103.6,药及医疗用品类指数为104.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指数为107.0,燃料类指数为119.2。去年全省城乡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为105.1,比上年下降12.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职工生活费用指数为104.7,下降12.6个百分点,农牧民生活费用指数为107.6,下降10.4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14.1。

1990年,由于商品供求矛盾明显缓和,市场商品货源充裕,我省集贸市场价格稳中有降,去年全省集市贸易价格指数为96.2,比上年下降了11.8个百分点。消费品牌市差价率为21.6%,比上年降低了0.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