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9 青海省统计局

九、科技、教育与文化事业

1990年,我省科技工作得到加强,科技队伍稳定,科技成果显著。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10.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9%,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4.8万人,增长2.13%;社会科学技术人员5.9万人,增长1.2%。全省县以上所属各级独立科研机构53个,拥有职工4339人,其中专业科研人员2124人。1990年全省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科研项目成果140项。年内获省及省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科研成果79项。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星火计划”也取得了好的成绩,全年共完成“星火计划”项目15项,并得到推广应用。

企业科技开发工作有所前进,到年底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设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26个,比上年增加1个;年内共组织技术开发项目142项,比上年增加10项。

教育事业在治理整顿中健康发展。去年全省7所高等院校招收新生1725人,比上年增长8.1%;毕业学生1915人,减少125人;年底在校学生6202人,省内39所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3378人,比上年减少656人;毕业学生4216人,增加66人;年底在校学生11286人,去年省外高等院校在我省招收学生2282人,比上年增加233人;省外中等专业学校在我省招收新生437人,减少73人,去年全省484所普通中学招生数达7.63万人(初中5.59万人,高中2.04万人);毕业生6.81万人(初中4.97万人,高中1.84万人);年末在校学生21.75万人,全省农业、职业中学已发展到35所,年内招收新生4326人,年底在校学生7161人,去年全省3839所小学共招生7.65万人,毕业6.51万人,年底在校学生49.0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81.48%,比上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去年年底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共24.64万人,占全省在校学生总数的31.7%。到年底全省有专设的各级普通民族学校1504所,年内招生3.34万人,年底在校学生15.57万人。

1990年末,成人高校共8所,在校学生2086人,年内招生649人,毕业849人,成人中专17所,在校学生2913人,年内招生1099人,毕业1094人;去年全省24所技工学校年内招生3510人,毕业2280人,年底在校学生8930人,去年我省共有6022人参加了成人大专学历自学考试,其中3024人取得了合格证书;有2639人参加了成人中专自学考试,其中2013人取得了合格证书。

1990年末,全省文化事业机构1517个,人员达5656人。其中,电影事业机构1138个,人员2599人,图书馆41个,人员420人,群众文化事业机构29个,人员875人,专业文艺表演团体14个,演职人员1213人,文学艺术创作也十分活跃。

出版事业经过整顿取得了好的成绩。1990年经省出版管理部门重新登记,到年底共有报社12家,各类杂志17种。出版单位年内出版图书93种、租型图书276种,总印数达889.57万册(份);出版少数民族文字本版图书104种,租型图书54种,总印数129.33万册(份)。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1990年底全省有无线电广播电台4座,发射台、转播台7座,总发射功率440千瓦;有自办节目的电视台4家,转播台、差转台185座,总发射功率67.65千瓦,电视人口覆盖率达72%;农村有线广播站256个,入户广播喇叭17万只,入户率31.5%。

十、卫生、体育事业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1990年底,全省卫生机构共1218个,其中医院446所;医疗卫生单位病床1.57万张,比上年增加0.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9万人,减少0.02万人,去年,全省各级卫生部门共组织26个医疗队,245名医务工作者深入农村牧区和基层,为各族人民防病治病,深受群众欢迎。各种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好的成绩;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普遍开展,成效明显。

在亚运精神的推动下,我省体育运动水平有新的提高,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去年,全省乡以上举办的各种体育运动会1610次,参加人数达49.3万人(次);我省专业运动代表队(团)在参加国际、国内跨省(区)体育竞赛中,共获得冠军(或第一名)5个(项)、第二名9个(项)、第三名10个(项),其中在第十一届亚动会上获银牌1枚。1990年底,我省有等级运动员280人,其中,一级运动员1人,二级运动员44人,三级运动员120人。

十一、人民生活

随着物价得到有效控制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去年我省各族人民消费心理稳定,消费结构进一步趋向正常。根据抽样调查,1990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199.16元,比上年增长5.21%,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0.49%;人均生活费支出1117.80元,比上年增长4.52%。收支相抵后,尚有节余。去年我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59.78元,按上年计价方法计算,增长10.88%,扣除生活费价格指数后仍然增长5.97%;人均生活费支出474.75元,增长2.15%。去年我省农村牧区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仅4.2%。比1985年下降了14.9个百分点。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消费结构有所改善,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也有所增加。

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根据抽样调查,到去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0.0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5平方米。

城镇就业增加。1990年全省共安置4.10万人就业,其中城镇待业人员3.35万人,国家统一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复员转业军人0.75万人,根据进度统计年末全省职工达66.19万人,比上年底增加0.99万人。去年底,全省城镇个体劳动者4.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06万人。1990年,全省职工工资总额17.19亿元,比上年增长9.42%;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2615元,增长8.46%。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年末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26.6亿元,比上年底净增了6.55亿元。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受到重视。1990年全省城乡社会福利机构共收养各类无生活依靠的人员5166人,集中供养784人,分散供养4382人,因一般性自然灾害灾民得到国家救济款657万元,海南地震灾害得到国务院各部委及地方财政拨款救济6800万元,还得到了国内外许多方面经济援助。

十二、人口

根据抽样调查,1990年我省人口出生率为24.34‰,死亡率为7.47‰,自然增长率为16.87‰。年末全省总人口447.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46万人,增长1.69%。

注:1.本公报所列国民生产总值,农村社会总产值及国民收入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2.本公报中少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请以统计资料表格中的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