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临夏州统计局

2007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和谐"两大主题,全力落实州委、州政府总体发展思路、发 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重点和目标任务,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 加值20.83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32.69亿元,增长14.5%。全州人均生产总值3712元,增长16.04%。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 26.2:29.7:44.1变化为2007年的26.6 :28.6 :44.8。与上年相比,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0.4和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大幅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6%。其中,地县级财政收入完成2.72亿元,增长21.2%。全年财政支出36.7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1%。

市场物价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7.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2%。

表1: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全州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7.3

食品类 14.2

#粮食 6

油脂 21.4

肉禽及其制品 38.2

鲜菜 4.6

蛋 15.5

烟酒及用品类 7.3

衣着类 1.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0.8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 10

交通和通信类 1.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3.3

居住类 4.6

年末全州从业人员为88511人,比上年下降2.26%,其中国有单位76614人,下降0.83%;集体单位2442人,下降12.47%;其他经济单 位9455人,下降10.04%。全州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9317元,净增3948元,其中国有单位20219元,净增3944元;集体单位 11109元,净增3482元;其他经济单位14198元,净增3252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3%,比上年末下降0.29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繁重。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发展良好。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0.05亿元,比上年增长5.78%。其中,种植业产值17.05亿元,增长4.24%;林业产值1.12亿元, 增长15.27%;牧业产值10.68亿元,增长7.15%;渔业产值0.13亿元,增长3.7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7亿元,增长7.8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2.76万亩,比上年增长2%, 其中夏粮种植面积70.99万亩,增长3.42%,秋粮种植面积111.77万亩,增长1.11%;油料种植面积24.22万亩,下降14.24%;蔬菜种植面积10.82万亩,增长6.29%。

表2: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吨 497719.75 3.8

#夏粮 吨 173163.41 11.21

小麦 吨 152073.92 10.26

#秋粮 吨 324556.34 0.23

玉米 吨 189449.2 -8.49

蚕豆 吨 9663.59 -0.53

洋芋 吨 133475.86 16.29

油料 吨 41126.84 3.01

蔬菜 吨 202613.83 5.88

水果 吨 43722.04 -3.61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25万亩,比上年增长7.14%,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面积1.75万亩。

畜牧养殖业生产稳步发展。

表3:2007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万吨 9.1 7.9

绵羊毛产量 吨 2141.5 8.33

奶类产量 吨 28872 19.22

禽蛋产量 吨 7167 7.33

大牲畜年末存栏 万头 37.23 5.11

羊年末存栏 万只 119.58 7.47

猪年末存栏 万口 30.41 1.06

鸡年末存栏 万只 238.9 7.33

水产品产量 吨 1781.4 3.76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州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0.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77%。大中小型拖拉机7359台,增长1.88%;农用载重汽车 534辆,下降1.84%;农用运输车23078辆,增长2.04%。化肥施用量(折纯)20977.6吨,增长4.31%。排灌动力机械拥有量2590 台,增长1.61%。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3.68万亩,下降0.26%。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全州乡镇企业户数达14944户,其中集体企业14户,私营企业757户,股份合作企业530户,联营企业4户,有限责任公司44户, 股份有限公司29户,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户,其他企业13565户。全年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2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3亿元,增长11.89%。

按隶属关系分,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5.66亿元,增长1.86%;省属企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增长28.45%;州县属企业实现增加值3.22亿元,增长20.8%。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6.37亿元,增长3.14%;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0.06亿元,增长17.28%;其他企业实现增加值0.18亿元, 下降31.32%;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增加值0.32亿元,增长133.12%。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4.37亿元,增长25.83%。

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03亿元,增长33.91%;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0.27亿元,增长10.05%。

在支柱行业中,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实现增加值6.95亿元,同比增长5.69%;化学原料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51.51%;皮革毛皮及其 制品业实现增加值0.29亿元,同比增长2.06倍;饮料酒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11亿元,同比增长26.87%;食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29亿元,同 比增长75.49%。

表4: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万千瓦时 760039.86 2.51

水泥 万吨 16.62 6.57

乳制品 吨 3069 67.07

氮肥 吨 178755 -3.72

饮料酒 千升 3420 88.64

轻革 万平方米 49.01 2.74倍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4%;工业产销率为99.08%,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9618元/人,比上年提高17117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