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临夏州统计局

金融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6.03亿元,比年初净增12.08亿元;贷款余额43.14亿元,比年初净增7.53亿元。在存款中,企业存款余额12.06亿元,增加0.5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02亿元,增加8.26亿元。在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27.16亿元,增加6.0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5.79亿元,增加1.46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7441万元,比上年增长14.8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30万元,增长4.0%;寿险保费收入3611万元,增长29%。全年赔付额2886万元,增长6.02%。其中,财产险赔付2465万元,增长7.4%;寿险赔付421万元,下降2.0%。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课题)71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14项,州级50项;农业50项,占总项目的70.4%。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6项,其中12项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2006年全州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2件,其中发明1件,实用新型8件,外观设计13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州共有中学107所,小学1169所,中专10所,职业技术学校6所,农民技术培训学校86所,幼儿园52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06277人,增加4482人,其中高中29362人,初中76915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47377人,增加16630人。中专在校学生数4217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数1943人。全州中专专任教师356人,中学专任教师  5116人,小学专任教师882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7.99%,上升0.54个百分点;巩固率98.43%,上升0.62个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96人;州县文化馆9个;图书馆9个;博物馆2个;县文物管理所2所8人;乡文化站13个;宣传文化中心11个。书画院1个11人,全年举办书画展9次。全州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29座,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1.8%,电视人口覆盖率90.7%。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州共有医疗单位170个,其中县级以上医院13个,乡(镇)卫生院124个。病床2717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738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向深入,竞技体育取得良好成绩,在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州运动健儿共获得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2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总人口为195.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74万人,占11.62%;乡村人口172.95万人,占88.38%。全年净增人口0.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4.61‰,死亡率为7.19‰,自然增长率为7.42‰。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85元,比上年增加448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1479元,比上年增加99元,增长7.17%。通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贫困户危房建设、移民等措施,基本解决了1.23万绝对贫困人口、2.84万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

年末全州从业人员为90555人,比上年增长3.45%,其中国有单位77255人,增长1.72%;集体单位2790人,下降2.86%;其他经济单位10510人,增长20.57%。全州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5369元,净增2524元,其中国有单位16275元,净增2496元;集体单位7627元,减少1860元;其他经济单位10946元,净增4911元。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年末全州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42022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职工2135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24500人,离退休人员804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7.04万人。年末全州城镇福利院拥有床位339张,收养人员263人;农村敬老院拥有床位216张,收养人员158人。全年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为10.7万人,接受社会捐款120.6万元,捐衣被1.37万件。

十一、资源和环境保护

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成效。全州年末耕地面积214.93万亩,比上年增长0.02%。年内新增加耕地0.13万亩,年内减少耕地0.08万亩,其中各项基建占地0.08万亩。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年末全州共有环境监测站2个,环境监测人员64人。境内自然保护区4处。烟尘控制区1个,控制面积14平方公里。全州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职工321人。全年完成工业污染治理项目34个,工业污染治理总投资3059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