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临夏州统计局

临夏回族自治州统计局

2007年3月14日

2006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发展、和谐”两大主题,紧紧围绕“打民族牌、走民营路、谋富民策、建和谐州”的总体发展思路和“一线两点”发展布局,全力实施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突出依靠项目拉动、夯实发展基础、推进产业开发的发展重点,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35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8.6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27.56亿元,增长12.1%。全州人均生产总值3199元,增长10.6%。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州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7.3:29.1:43.6变化为2006年的26.2:29.7:44.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部分城乡居民生活困难。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发展良好。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5.3亿元,比上年增长6.81%。其中,种植业产值14.54亿元,增长3.82%;林业产值0.92亿元,下降10.7%;牧业产值8.73亿元,增长13.5%;渔业产值0.12亿元,增长28.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9亿元,增长4.9%。

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9.18万亩,比上年下降0.09%,其中夏粮种植面积68.64万亩,下降1.7%,秋粮种植面积110.54万亩,增长0.93%;油料种植面积28.24万亩,增长0.21%;蔬菜种植面积10.18万亩,增长6.26%。

造林面积下降。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3万亩,同比下降46.46%,其中封山育林面积6000亩。

畜牧养殖业生产稳步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州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7.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97%。大中小型拖拉机7223台,增长0.84%;农用载重汽车544辆,增长4.82%;农用运输车22617辆,增长2.36%。化肥施用量(折纯)20111.28吨,增长1.95%。排灌动力机械拥有量2549台,下降6.9%。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3.9万亩,增长2.49%。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全州乡镇企业户数达14739户,其中集体企业14户,私营企业686户,股份合作企业434户,联营企业3户,有限责任公司57户,股份有限公司23户,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户,其他企业13521户。全年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1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5.69亿元,增长20.29%;省属企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增长21.28%;州县属企业实现增加值6.36亿元,增长6.6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96亿元,增长14.6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6.36亿元,增长19.69%;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0.05亿元,增长4.07%;其他企业实现增加值0.41亿元,下降14.77%;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14亿元,增长10.8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增加值0.78亿元,增长5.42%;重工业实现增加值9.18亿元,增长15.56%。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7%。工业产销率为99.61%,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9.82%,亏损额0.57亿元。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0.38%,比上年提高3.18个百分点。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力度加大,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6%。从投资主体看,中央投资1.91亿元,增长1.26倍;省属投资5.14亿元,增长13.94%;州县属投资18.75亿元,增长16.91%。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2.33亿元,增长18.1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47亿元,增长81.5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0.48亿元,下降36.32%;第二产业投资10.29亿元,增长47.55%;第三产业投资11.56亿元,增长9.72%。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康临、临合公路建成全线通车。黄河炳灵电站累计完成投资6.58亿元,新华小区开发及附属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08亿元,刘电厂洮河口排沙洞工程累计完成投资0.6亿元,刘电升压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0.5亿元。

五、商业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5%。按城乡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19亿元,增长11.9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94亿元,增长13.5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61亿元,增长14.7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66亿元,增长11.66%;其他行业零售额0.86亿元,下降8.88%。

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全年外贸出口总额达10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3.6%。

市场物价小幅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2%,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客运量851万人,旅客周转量35170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06%和1.45%;完成货运量347万吨,货物周转量37795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3%和13.08%。全州公路里程4393.38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里程  188.67公里。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521万元,比上年增长12.62%。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3.88万户,比上年增长5.42%,其中城市电话用户6.12万户,增长28.88%;农村电话用户7.76万户,增长16.9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1.2万户,增长49.3%。全年各类报刊累计发行量684万份,下降47%。

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旅游总收入达2.81亿元,比上年增长37%。旅游接待总人数104.98万人次,增长39.6%,其中海外游客1.5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25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大幅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4.8亿元,比上年增长20.77%。其中,地县级财政收入完成2.24亿元,增长17.81%。全年财政支出28.1亿元,比上年增长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