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定西市统计局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市有艺术团体7个,博物馆7个,县(区)级电影放映单位9个,公用图书馆7个,藏书55.74万册。专业剧团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全年下乡演出2089余场次。

广电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有调频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45座,总发射功率7.003千瓦,广播覆盖率达到89.16%;全市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达到765座,总发射功率7.605千瓦,卫星电视地面站782座,电视覆盖率达到88.08%。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用户3.56万户,比上年增加0.49万户。

教育事业成绩斐然。至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132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在校学生2737人;成人高校1所,在册学生4669人;中等专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7803人;各职业中学(专)16所,在校学生7357人;完全中学48所,在校学生61642人;独立初中140所,在校学生173939人;小学1813所,在校学生365535人;幼儿园78所,在园幼儿29817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29112人,其中专任教师27393人。

全市教育系统共有正高职称教师2名,副高职称教师684名,中级职称教师8675名。全市高中、初中、小学的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62.2%、90.2%、96.2%。

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2%。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3644人,比上年增加3298人;职业中学(专)招生4727人,比上年增加2064人。

当年全市有22429名学生参加了普通高考,比上年增加了4837人。普通高校录取新生10049人,比上年增加了1016人,其中录取本科以上新生3945人,比上年增加253人,有3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10名学生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为飞行员。

2005年,全市教育系统实施各类项目125个,规划建筑面积197389平方米,总投资13339.9万元。目前,除8个新争取的项目2006年开工外,其余117个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建筑面积137408平方米。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医疗机构201所,病床4862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193人;乡村卫生服务推进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得到新的发展。全市有乡镇卫生院144个,病床1466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13人。

体育事业再上台阶。2005年,我市承办全国体育比赛二项2次,承办或参加全省各类比赛七项7次,举办全市各类体育比赛七项10次。

在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我市培养输送的优秀运动员传来捷报,张庆乐在马拉松决赛中摘取桂冠,包桂英获得女子10000米项目铜牌,赵建国获得男子50公里竞走第六名,韩佛平获得现代五项男子接力赛第七名。随后在澳门举行的东亚运动会上,包桂英勇夺女子10000米项目金牌,为全市人民争得荣誉。在全省各类比赛中,以市体校为主的我市代表队共夺得6金7银14铜的好成绩。

"全民健身工程"进展顺利。止2005年底,已完成了5条"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价值30万元的健身器械分别在安定等5县区公共体育场所实施。同时,争取省体育局实施"标准篮球场工程"15个,在15个乡镇各建成一个标准篮球场,实施"室内乒乓球台工程"58个,在58个社区各建成一个乒乓球活动室。由省体育局捐赠价值10万元篮球架15副、室内乒乓球台58副。

全市有省级先进体育乡镇50个,各级各类群众体育社团组织64个,晨晚练点74个,省级传统项目学校8个。全市体育运动人口达112万人,社会体育运动指导员1135人,中小学学生体育达标率94.0%(施标率为10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2005年,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65亿元,增长4.64%,其中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2.51亿元,增长2.96%,全市财政支出完成21.23亿元,增长8.03%。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2005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4亿元,增长15.6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4.59亿元,增长17.44%;各项贷款余额56.57亿元,增长10.11%。

保险业继续完善壮大。全市全年完成财产保险保费3941万元,同比增长0.92%。处理各类财产保险赔案5946起,赔款3028万元。完成人寿保险费10432万元,处理人寿保险赔案6958起,累计赔付603万元,满期给付835万元,退保金1203万元。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事业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元,比上年增净80元,增长5.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10元,比上年增加593元,增长10.02%。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9.52万人,全年人均劳动报酬12304元,比上年增加988元,增长8.7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538元,比上年增加940元,增长8.11%。

社会保障事业成绩卓著。2005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8288人,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70人,困难人员就业1708人,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814人,登记失业率为3.23%。

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各类职工人数达4.4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7.3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6.6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达到2.5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达到1.28万人。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537.7万元,人均1754元。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8421万元,人均7175元。按时足额发放率及社会化发放率("两个确保")均为100%。

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数100张,收养各类人员54人。

九、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298.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3万人。年末常住人口294.41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2.61‰,死亡率6.79‰,自然增长率5.82‰。综合节育率91.49%,计划生育率80.21%。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或核算数;

2、GDP及其结构数据是按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修正后计算的;

3、产值指标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