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庆阳市统计局 2006-03-08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庆阳市人民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庆阳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提速、科学发展"的战略方针,深入实施"六大战略",主攻"黑绿文"三大支柱产业,使庆阳市经济呈现出总量增加、结构改善、速度加快、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庆阳市生产总值实现143.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12.43%,超过全省增速0.73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增速2.5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85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78.04亿元,增长17.06%;第三产业增加值38.92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1.3∶49.3∶29.4调整为18.67∶54.26∶27.07,"二、三、一"的产业格局继续稳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582元,比上年净增加1036元,,增长12.2%,折合680美元。 财政收入增长迅速。全年庆阳市财政收入16.5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70亿元,比上年增加1.22亿元,增长34.8%。全年财政支出2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4%。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基础稳定,后劲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三农"作为庆阳市的基础产业常抓不懈,关注"三农"、支持"三农"、发展"三农"已成为庆阳市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农林牧全面发展、种养加配套生产的新结构初见成效。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82.80万亩,比上年净增加42.11万亩,粮食稳定增产。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庆阳市粮食总产量仍达到99.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粮食平均亩产171.2公斤,比2000年净增加69.6公斤,比上年下降6.7%。人均占有粮食369.8公斤,比2000年净增加72.7公斤。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突出种植结构的调整,以油料、烤烟、蔬菜等为主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庆阳市油料总产量8.75万吨,同比下降3.5%;烟叶产量达到2.98万吨,同比下降4.2%;蔬菜总产量54.69万吨,同比增长5.1%;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72万吨,同比增长3.9%;果品产量达到22.63万吨,同比增长6.2%,其中苹果达到15.57万吨,同比增长16.5%。 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1.49万亩,增长2.2%,占总耕地面积的9.3%;保证灌溉面积达到41.43万亩,增长2.7%。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4.36万亩,比上年下降11.0%,森林覆盖率为19.7%。 年末庆阳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8.9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 扶贫工作力度加大。2005年,庆阳市财政投入扶贫资金5295万元,有1.2万人基本解决温饱。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和效益同步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9.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5.92亿元,增长20.3%,规模以上工业中地方工业完成2.91亿元,增长10.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29.02亿元,产品销售率为102.0%。 庆阳市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完成49.23亿元,比上年增长65.1%,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利润61万元,同比增长1.2倍。 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庆阳市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5813万元,同比增长26.7%;利税总额达到1.32亿元,增长37.5%。全年单位施工862个,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76.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5%;完成房屋竣工面积10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再上新台阶。2005年,庆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5%。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第一产业投资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6.7%,第二产业投资43.01亿元,增长28.3%,第三产业投资26.91亿元,增长18.5%。 庆阳市投资5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1318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1158个,年内竣工项目999个,新增固定资产56.75亿元。 城镇建设继续加强。全年共建成市政项目42项,完成投资5.20亿元,拓建城市街道30.5公里,街道罩面38万平方米,铺设给排水管道25.8公里,新建城市广场2处。庆阳市建制镇36个,城镇人口达到46.3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18.4%。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日益壮大。全年实现增加值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运输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社会货物运输量万吨,比上年增长%,货物周转量8788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7%;旅客运输量万人,比上年增长%,旅客周转量110845万人公里,增长8.7%。庆阳机场改建工程竣工,民航顺利复航,为庆阳老区经济社会全面提速、科学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邮政通信业全年完成业务总量4.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7亿元,增长5.4%;电信业务总量2.18亿元,增长18.5%;移动通信业务总量2.25亿元,增长7.7%。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6.54万户,年末累计达到34.45万户;新增移动电话1.99万部,年末累计达到28.78万部。年末庆阳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4.5部/百人,比上年增加3.14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市场销售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市县消费品零售额22.25亿元,增长16.9%;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4.03亿元,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1.26亿元,增长14.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48亿元,增长23.1%;其他行业零售额0.54亿元,增长23.2%。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7%。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0.7%,烟酒及用品下降3.8%,衣着类上升1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升3.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1.7%,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居住类上升7.4%。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2005年,庆阳市外贸出口创汇79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3.1%,实现出口供货总值35000万元,增长86.5%。浓缩苹果汁、白瓜籽、劳保手套等商品销往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