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干攻坚抓突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良好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或超额完成了2005年及“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为2006年及“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张。据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跨上百亿元台阶,达到11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是“十五”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92亿元,增长5.50%,第二产业增加值42.72亿元,增长15.72%,第三产业增加值40.53亿元,增长14.78%;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6:38.5:35.9调整为24.4:38.8:36.8。人均生产总值为4915元,比上年增加551元,增长12.2%。“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27亿元,比“九五”时期净增加16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1%,比“九五”时期平均增速高出1.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九五”末29.6:34.2:36.2调整为24.4:38.8:36.8,由“三、二、一”的结构变为“二、三、一”。五年中第一产业下降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6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价格总水平在平稳中略有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1.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3.3%,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1.5%。“十五”时期各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是2001年为103.4%,2002年为98.7%,2003年为102.0%,2004年为103.6%,2005年为101.8%,五年平均为102.1%。物价平稳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73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24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2.07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9.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10亿元,同口径增长18.6%。其中增值税10911万元,增长13.2%;营业税11573万元,增长9.5%;企业所得税2863万元,增长1.4倍;个人所得税1034万元,增长86.6%。全年财政支出达到20.67亿元,增长14.8%,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7261万元,比上年下降34.9%。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46.55亿元,比上年增长6.6%。完成农业增加值26.9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十五”期间增加15.33亿元,五年平均增长6.07%。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77.73万亩,比上年增加5.14万亩,增长1.1%;蔬菜种植面积达48.94万亩,比上年增加3.98万亩,增长8.85%;果园面积达121.85万亩,比上年减少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66.62万亩,比上年减少1.4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达到87.53万吨,比上年增加2.84万吨,增长3.35%;果品产量达到41.13万吨,比上年增加11万吨,增长35.47%;蔬菜产量和油料产量分别为68.89万吨和5.6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8.65万吨和0.47万吨,分别增长14.36%和9.06%。 当年完成造林58.43万亩,其中退耕造林31.31万亩,种草15.04万亩,实有育苗面积2.98万亩。年末有梯条田511.42万亩,本年新增梯条田12.27万亩。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69万亩。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完成6.72万吨,比上年增加0.55万吨,增长8.91%;大牲畜存栏达63.17万头,比上年增长4.93%,其中牛存栏为46.81万头,比上年增长7.68%,牛出栏23.05万头,增长11.08%。猪存栏和出栏分别为41.66万头和51.38万头;羊存栏和出栏分别达到24.88万只和16.67万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8%,比“九五”平均增速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6.8%,五年平均增长2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完成1700万吨,比上年增长9.33%;发电量完成84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0.4%;水泥完成135万吨,比上年增长46%;机制纸完成1.4万吨,比上年增长88.5%;面粉完成8550吨,比上年增长90%。“十五”与“九五”相比,原煤产量增加3534万吨,增长120.9%,发电量增加289.93亿千瓦时,增长50.6倍。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实现利税8.70亿元,比上年增长3.9%;实现利润3.25亿元,比上年下降9.9%。其中煤电产业实现利润31430万元,比上年下降12.15%;实现利税79676万元,比上年增长2.11%。煤电实现利润、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利润、利税的97.76%和91.53%。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49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909万元,上缴税金4027万元,完成施工房屋面积167.55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25.5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市共在建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666个,其中亿元项目25个。全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55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城镇投资44.85亿元,增长36%。在全市重点工程中,华庄二级公路完成10000万元,泾崇公路完成8450万元,G312线嵋岘段工程完成8200万元,华亭县华煤维简完成7634万元,华砚矿改扩建工程完成20000万元,华亭电厂完成21000万元,崇信新安煤矿完成12160万元。“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是“九五”期间完成投资的1.44倍,投资总量比“八五”、“九五”十年期间还要多。 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城市建设继“一线三点”、“六纵九横”工程后又实施了“两园一路八配套”重点工程,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1.1亿元。其中中心城市和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4.99亿元,十八个重点小城镇完成1.44亿元,城市道路工程完成1.99亿元,新建拓建道路8条27.9公里,整修道路44条,新增绿地面积5.8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70万平方米,新增公共设施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24亿元,增长11.2%,其中市的零售额为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县的零售额12.05亿元,增长12.0%;县以下零售额17.77亿元,增长9.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4.55亿元,比上年增长9.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为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他行业零售额为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十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6亿元,年均增长为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