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全年施工房屋面积178.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2%;竣工房屋面积11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0.4%。实现利润3560万元,增长1.2倍;税金总额3542万元,下降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城镇投资59.7亿元,增长28.4%;农村投资3.9亿元,增长14.7%。从投资主体看,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8.5%;从隶属关系看,地方项目完成投资48.7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占全市投资比重由上年的63%提高到66%;中央省属项目投资24.9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6.5亿元,比"九五"增加185.7亿元,年均增长25.2%。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53.8亿元,比"九五"增加94.5亿元,年均增长11.7%。 房地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商品房竣工面积19.8万平方米,增长26.9%。商品房销售面积32.3万平方米,增长23.2%。商品房销售额3.6亿元,增长1.1倍。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7.2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投资28.8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投资37.6亿元,增长47.2%。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12.5亿元,增长75%;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投资3.5亿元,增长2.8倍;交通运输业投资16.4亿元,增长67.8%;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服务业投资0.8亿元,增长13.4%;教育投资1.5亿元,增长93.5%;卫生和社会福利业投资1.7亿元,增长1.2倍。 当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铁矿石原矿开采185万吨/年;石棉采矿2830万吨/年;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76公里;肉加工570吨/年;新增耕地面积3.3万亩;新增造林面积5.3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新增学生席位3400个;中等学校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新增医院病床850张;新增城市道路扩建长度2.2公里;新增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4.5公里。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十五"时期年均递增6.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他行业零售额1.6亿元,比上年下降1.6%。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5.9%,日用品类增长15.5%。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31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十五"时期年均递增22%。其中,进口6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3%;出口25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8%。 利用外资进展顺利。全年新增进出口经营权企业6户,全市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68户。外商直接投资362.8万美元,多双边无偿援助61.6万美元,利用国外政府贷款1316.5万美元。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77项,落实到位资金17.1亿元,比上年增长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7836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5公里,比"九五"末增加3328公里。年末机动车拥有量10.2万辆,其中汽车拥有量3.26万辆,摩托车拥有量2.38万辆。全年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443万吨,比上年增长5.1%,完成货物周转量8950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8%,完成客运量1636万人,比上年增长8.2%,完成旅客周转量8998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1%。 邮电通信业持续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54亿元,增长7.1%;电信业务收入4.43亿元,增长19.1%。年末邮路总长度达3283公里。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0.4万门,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24.7万门,增长3.5%。本地电话年末用户20.5万户,比上年下降32.8%;移动电话年末用户38.7万户,比上年增长48.4%。全市电话普及率为56.8部/百人,比上年增加3.3部。数据通信出口带宽1261兆,国际互联网用户达2.2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90万人次,位居全省第二位,比上年增长20.7%,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0万人次,位居全省第一位,比上年增长31.8%。完成旅游收入10.4亿元,位居全省第三位,比上年增长19.5%,占全市GDP的7.2%。旅游创汇收入达1796万美元,位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旅游商品创汇收入达380.75万美元,占旅游创汇收入的21.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继续增加。全年财政总收入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9.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25亿元,增长12.5%。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11.1%、9.3%、9.8%和42.2%。"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收入48.4亿元,比"九五"增加27.4亿元,年均增长21.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0%左右,比"九五"提高3.4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财政支出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76.5%,卫生事业费支出增长28.5%、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19.4%、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增长31.6%、社保补助支出增长68.9%。 金融业稳健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十五"时期年均递增16.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十五"时期年均递增14.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6.6亿元,比上年下降8.6%,其中,短期贷款58.2亿元,减少6.9亿元;中长期贷款16.8亿元,减少1.3亿元。年末现金累计投放7.3亿元,比上年下降37.8%。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十五"期间年均递增27.5%。其中,财产险收入8608万元,比上年增长8.8%;寿险收入39985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2750万元,比上年增长13.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917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4695万元,增长3.9%;寿险赔付金额5222万元,增长47.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