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安康市统计局

2005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实施经营绿色战略,突出“药、水、游”三大产业建设,建设绿色安康,全力推进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加快,运行质量有所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进一步放活,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发展加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7.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6亿元,增长10.4%;第二产业增加值39.55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62.73亿元,增长9.8%。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占同内生产生产的比重分别为25.8%、28.7%和45.5%。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见下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2.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

年末全市城镇在岗职工11.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8万人。全年有483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比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外出从业劳动力(乡镇外)57.58万人,总收入达29.55亿元,其中,省外42.61万人;在省外从业人员中,到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23.81万人、14.78万人和4.02万人。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9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08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55万公顷,扩大0.66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08万公顷,扩大0.6万公顷。

粮食、烤烟等大宗农产品快速增长,蔬菜、油料、水果、茶叶、中药材等产品在调整品种、优化品质的基础上稳定增长。全年粮食产量99.88万吨,比上年增产9.50万吨,增长10.5%。

林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成幼龄林抚育面积16.31万公顷,增长15.9%。全市活立木蓄积量55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5%。主要林产品产量如下: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4.42万吨,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牛、羊肉产量分别增长16.3%和17.2%。全年水产品产量达0.50万吨,增长17.2%。

全年木材产量(采伐量)5.1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02%。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75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97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6.18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7.41亿元,增长10.8%。工业产品销售率95.06%。

20个行业大类中,比去年增长的有16个,按现行价格计算,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66.41%,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4.4%;烟草制品业增长8.0%;纺织业增长38.8%;医药制造业增长2.83%;电力的生产业增长25.95%。

能源生产情况良好。全市全年发电量40.2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4.5%;原煤生产量达14.36万吨。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22亿元。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38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0%(见下表)。

全年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9.44亿元,增长1.19倍,增速比上年加快77.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7.95亿元,增长6.64%,增速下降50.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7.88亿元,增长8.36%。部分工业行业投资高速增长。在500万元以上项目中电力增长2.08%,。第三产业全年完成投资34.92亿元,下降0.89%,回落11.3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6.58亿元,比上年下降9.59%;全年商品房销售额5.67亿元,增长38.63%。

五、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趋旺,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9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26亿元,增长12.8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2.12亿元,增长12.4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0.40亿元,增长12.63%;餐饮业零售额5.36亿元,增长13.34%;其他行业零售额0.62亿元,增长4.93%。

全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达119.2万美元,比上年减少36.96%。

外商在我市直接投资情况。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个,合同外资1391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62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全年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16.5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32%;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0.39亿吨公里,增长27.8%。公路旅客周转量28.16亿人公里,增长8.1%。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17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91亿元,增长10.5%,通讯业务总量4.26亿元,增长34.8%。今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48.72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3.5万户,年末总量达到49.25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81.25万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10.85部/百人和16.7部/百人。

全市年末公路通车里程6369.0公里,其中,二级路达257.7公里,三级公路里程1278.2公里。

旅游业快速增长。全年到安旅游人数1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

七、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10.6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6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19.16亿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3.5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38亿元,增长17.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7.47亿元,下降3.2%(见下表)。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43.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26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8.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9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4466万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5978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465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7022万元。各类赔付额6343万元。其中,寿险给付1254万元;健康险赔款和给付495万元,财产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4593万元。